【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小心傷口過度增生 貪靚穿耳恐生肉芽

發佈時間: 2019/03/08

從古至今,耳環都是深受女士喜愛的飾物。女性朋友堆中十居其九都曾經接受穿耳,亦有不少男士有穿戴耳環的習慣。 穿耳如此普遍,過程又看似簡單,因此容易令人掉以輕心。近日有位女病人在穿耳後半年內長了一顆如提子般大小的肉芽,經常感到痕癢和疼痛。不但須要接受藥物注射收縮肉芽,亦影響病人外觀及自信心。

雖然穿耳並不是手術,但仍有潛在的風險。如穿耳工具不衛生,或穿耳者不注重清潔,增加細菌感染及傷口發炎的機會。有部份求診者則對耳環的金屬物料敏感,出現接觸性皮膚炎。若患上接觸性皮炎,穿孔周邊的皮膚會出現痕癢丶紅腫或滲液。如果曾對金屬有過敏的話,應該避免選擇含有這種金屬物料的耳環。較常見能引起接觸性皮炎的金屬是鎳和鈷。建議選擇由外科鋼、鈦金、鉑金或18 K金製做的耳環,此類金屬會引起過敏反應的機會較低。

穿耳部位亦有機會形成蟹足腫,亦稱瘢痕疙瘩 (俗稱肉芽)。 蟹足腫是由於皮膚損傷癒合後纖維組織異常生長而形成的疤痕。 與其他一般的疤痕不同,蟹足腫的組織因過度增生,形成如蟹腳的外形般向外伸延,範圍超出傷口的邊界。患者有機會感到痕癢及疼痛。不是每個人都會患上蟹足腫。有研究顯示蟹足腫的傾向是和基因、膚色人種有關。平均發病年齡在10到30歲之間。 如果你或家人曾患有蟹足腫,會增加刺穿耳後出現蟹足腫的風險,因此不適宜穿耳。

穿耳後,應小心保持傷口清潔。在接觸耳朵之前,請務必洗手。每天至少一次用溫和的清潔液和清水清洗耳朵。可使用蘸有生理鹽水的棉球或紗布,輕輕擦拭穿孔周圍的皮膚,以作清潔及防止細菌感染。每天扭動耳環幾次,有助於保持穿孔打開。耳環須留在耳朵穿孔中最少六星期,即使在晚上亦不應除下耳環,否則可能導致穿孔閉合。穿耳後如果發現傷口異常疼痛、持續紅腫或出現黃/綠/啡色滲液,傷口可能已受感染,請盡快咨詢醫生接受治療。建議各位愛美時亦須小心謹慎,否則引起併發症,後果得不償失。

(撰文:皮膚科專科醫生丘潔怡)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