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海南雞飯糰

發佈時間: 2019/03/15

消失的海南雞飯糰

幾乎有華人的地方,便有新加坡美食海南雞飯。有趣的是,如同重慶沒有雞煲,揚州沒有揚州炒飯,成長於海南島的媽媽,沒聽說過鄉下人會煉雞油做海南雞飯。為求證海南雞飯的故事,遂於十年前回瓊州展開尋根之旅。

話說公公的家族在戰後建學堂辦教育,文革時期有學問是死罪,因此被流放到海南島山區,Isaac便在當地度過幼兒時期。媽媽憶述公公當年把雞宰後,取浸雞得出的雞湯用來燒飯,米飯濕潤並滲着獨特椰香。她說山區交通不便,以割橡膠為生的舅父早出夜歸,為解決兩餐問題,於是把雞飯搓成飯糰以葉包着,嘆口氣道︰「大鑊飯時代物資奇缺,就連碗筷也要公社配給,一球飯糰方便大家邊吃邊做。當時日子難過,有飯開已很好,哪來用煉雞油煮飯的正宗海南雞飯?」

尋根之旅,我們由出生地拿大駕車走遍三亞、海口等地,卻遍尋不獲媽媽所說的雞飯糰,海南雞飯亦不曾出現在餐館,餐牌所見只有文昌雞,是一碟白切雞配湯汁飯的套餐。早年應新加坡觀光局邀請,到當地作文化考察,想不到在小印度區內的海南雞飯店,巧遇用雞油製作的雞飯糰。老闆說這做法是上世紀初流落馬六甲的同鄉從家鄉帶來,因當地氣候太濕熱,於是把路邊摘來的斑蘭葉、香茅連同雞油煉汁煮飯,才有今天的雞油飯糰。

行程中又遇上海南島同鄉,「天天海南雞飯」創辦人Madam Foo。她說,往時華僑為餬口,不怕辛苦挑擔賣雞飯,30年代一位叫王義元小販賣雞飯賣到街知巷聞,大概因為他是海南人,所以大家都把文昌雞喚作海南雞吧。我笑說,或許老海南沒忘本心,才把這道家鄉菜稱作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的粉絲可能對以上說法另有意見,Isaac只是拋磚引玉,待諸君一起發掘隱於歷史的實相。

80後元祖級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可說是伴隨80後成長的集體回憶,其名字在80年代的尖東嶄露頭角。事緣位於夜總會臨立的「沙嗲軒」,雖名不見經傳,卻意外地深受富豪歡迎,熟客更不乏羅文、發哥、譚校長、劉嘉玲等明星。傳聞當年大廚年終獲得的花紅多達六個月,人氣可想而知。

創辦人朱太後來在紅磡開設新店,卻鎩羽而歸,最終全綫結業,直至05年在北角城市花園再出現,並由舊店大廚方師傅主理,憑招牌菜海南雞飯、馬來肉骨茶、黑及白蘿蔔糕而再次走紅;兩年後再於尖沙咀皇家太平洋酒店開分店。她的成功,掀起新一番海南雞熱,灣仔「莎巴馬來西亞餐廳」、尖沙咀「文華海南雞飯」紛紛加入戰團。當年跑馬地明星飯堂「大少爺」富二代老闆,更高調地以Benz送外賣海南雞飯,引起網民熱話。

沙嗲軒

地址︰九龍尖沙咀廣東道33號中港城皇家太平洋酒店平台1座3號舖

電話︰2738 2368

編輯︰林燕玲

美術︰顏玉玲

撰文: Isaac Lau 資深飲食傳媒、食評人,為興趣於fb《公子糧倉》分享飲食考古故事。
欄名: ISAAC'S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