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目標安裝約400支 港產智慧燈柱收集城市數據

發佈時間: 2019/04/12

政府倡議發展智慧城市,今年起推行「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部分由本地中小企及大學研發,於觀塘、九龍灣及啟德率先安裝,目標設置約400支智慧燈柱,集定位、Wi-Fi及5G基站功能於一身,更可放置智能裝置,收集城市數據,包括非法傾倒等。另外,至2021年中,市民可利用「數碼個人身份(eID)」,使用超過110項政府服務,包括預約申請車牌、登記醫健通等。

創科局提交給立法會財委會的文件顯示,試驗計劃開支預算2.72億元,首階段先安裝52支燈柱,下半年會在觀塘重建項目及啟德郵輪碼頭附近安裝33支燈柱,目標為安裝約400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表示,燈柱內不少技術由本地中小企及大學研發,包括城大及理大提供的感應器、中大研究的燈柱間傳輸資料等,並非從外國買入一整支燈柱,而是「自己做一支智能燈柱」。

智慧燈柱的柱身下層,有4個設有智能門鎖的間隔空間,底層為供電系統設備,上3層可用作安放工業用電腦、藍牙交通探測器及網絡系統設備等。柱身中間可安裝最多3個圓型外殼,以玻璃纖維製作,用作放置智能裝置,例如可助運輸署及環保署收集實時交通數據和非法傾倒數據、地政總署可藉無綫射頻識別及燈柱地理位置二維碼提供定位及周邊設施資訊,以及供電訊商安裝4G或5G小型基站等。

明年可用eID登入政府服務

另外,政府計劃在2020年推「數碼個人身份(eID)」,目前仍在開發階段,資科辦將由明日起示範如何申請及使用eID。林偉喬解釋,當eID正式啟用,市民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申請。程式會要求申請人用手機拍攝身份證,並核對資料,經確認無誤後,申請人需面向手機前鏡眨眼兩次,與入境處資料即時對比,通過核對,就會綁定於申請手機中。

市民在2020年中可用eID登入26項政府服務,至2021年中則增至逾110項服務。林強調,身份證和面相資料,只會在登記時儲存於政府的後台系統,政府會用「最高規格」管理,並做好滲透測試(Penetration Test),確保能抵禦攻擊,所有開發者和服務供應商不能取用數據。

編輯:梁顯庭

美術:熊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