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離不棄始終巴黎

發佈時間: 2019/04/26

不離不棄始終巴黎

就算你未去過巴黎,相信憧憬加幻想也會得出一個巴黎印象,這個印象未必似舊時,也非人人相同。

巴黎已非昔日海明威的巴黎,也非Dior戰後推出New Look的巴黎;聖羅蘭與嘉芙蓮丹露進駐左岸第六區的巴黎,剛好是傳統與前衞的交鋒;日本前衞在80年代得到巴黎衞冕;安特衞普時尚六子發迹在巴黎;原裝supermodel無一人是法國人,可巴黎卻是她們至重要的道場……

源由自由開放,可惜近代引狼入室,盜賊增加兼恐怖襲擊,今非昔比是事實;可世上還未找到另一個替身,就是倫敦、紐約、東京或上海,就算再努力,相差何止一點點?簡直東施效顰,相距太遠,外表難追,氣場更難比擬,巴黎只有一個,縱使縱容狗主,所以狗屎特別多。

心中非一般巴黎

那年12班暑假,乘加航學生廉價包機飛阿姆斯特丹,重要目的地︰薩爾斯堡及巴黎。在奧地利阿爾卑斯群山中間唱過《仙樂飄飄處處聞》,即轉巴黎;從第一區散步到第十三區,感受過第六區Saint-Sulpice教堂前廣場及盧森堡公園向西望日落,迷失在羅浮宮價值連城的各式藝術品(那些年沒有今天的遊客浪潮,可近距離接觸名家傑作)。晚上與來自五湖四海各路人馬,坐蒙馬特山丘白色聖心教堂前梯階望巴黎燈海,聊天無邊無際,在這裏字典沒有「陌生」。

巴黎愈來愈雜……這是不少人的評語。巴黎何時未雜過?上世紀初開始Le Marais區的業主以猶太人為主,其後不少來自溫州、青田。滿布黑人的Château rogue,根本就是非洲移形換影的翻版。近年東歐人、中東人、南亞人、中南美洲人、非洲人大及中國人,根本全世界大舉入侵,你可要給巴黎信心,此間文化包容力特強,我相信她會得新生,雖然與傳統不太一樣!

櫻花樹下藍色茶壺

L'Ebouillanté位於巴黎第四區,6 Rue des Barres, 75004 Paris。歷史悠久修道院Église Saint-Gervais前門稍微傾斜大塊大塊石階旁。深刻印象來自修道院側那棵大櫻桃樹。

那年春天,櫻花盛放,好友約我周五下班到來,在露天位子日落前先喝兩杯,然後轉移陣地進食。幾陣春風吹過,舞起櫻瓣千層浪,散落在我們頭上、肩上、桌上和香檳裏。如此隨意,就是在日本著名賞櫻重點擺龍門陣也難獲相同境況。何必轉移陣地?

L'Ebouillanté餐牌上的六號香脆薄餅夾着咖喱奶油伴火腿與雞蛋,吃了那麼多年仍未生厭,讓那夜群櫻飛舞添色彩,聊天喝酒至打烊。

20年又過去,原本默默無聞的小小店子,首先被日本雜誌披露,隨後迎來網絡聯繫更形發達。人客多?便早點來取位子,甚至不吃不喝特登途經過河去聖路易島、聖母院或左岸,向掛在大門頂上的藍色大茶壺剪影打個招呼,滿意又再見面望一望。

撰文︰鄧達智

編輯︰林燕玲

美術︰Simon

撰文: 鄧達智 遊山玩水 See The World
欄名: 講東講西鄧達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