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獨居者患精神障礙風險更高 貓狗有助獨居者免卻危機嗎?

發佈時間: 2019/05/09

其實自己一個更開心?似乎不是,孤獨其實可以極度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獨自生活的成年人更容易患上如焦慮、抑鬱等精神障礙,究其原因,其實就是一份孤獨感。

這個結論來自於本周發表的PLOS ONE期刊研究,研究使用了近二十年來三次獨立調查的數據,研究發現單獨生活的人比起非獨居生活的人在一般精神障礙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CMDs)) 的患病率要高,發起研究的學者:法國聖康丁昂伊夫利納-凡爾賽大學的Louis Jacob認為單獨生活與一般精神障礙存在著顯著的關係。

獨居與精神障礙有關係?

研究數據以1993、2000、2007年為基礎,廣及2萬多名成年人。在1993至2007年期間,獨居成年人比率從8.8%穩步上升至10.7%,同樣一般精神障礙亦由14.1%上升至16.4%,數據顯示,不論年齡性別,一般精神障礙在獨居者中非常普遍。

是次研究與過去相類的研究稍有不同,過去研究通常將研究對象集中在獨居長者,但是項研究則將對象擴大至普羅獨居對象,並將層面由抑鬱擴展至其他一般的精神障礙,如焦慮症等,希望從中發現獨居、孤獨感與精神障礙在成年人口中的關係現象。

事實上,研究獨居與精神障礙關係的研究早已存在,例如芬蘭曾經以5,000名成年人為對象,發現獨居者患上焦慮及抑鬱比已婚者更多;而2011年新加坡亦在近3000名55歲或以上的成年人中,發現導致獨居者心理健康較差的原因出於獨居而生的孤獨感 (相關連結)。

{{hket:inline-image name="20190506_alone01.jpg"}}{{/hket:inline-image}}

大都會造就孤獨感

孤獨其實是個非常複雜的課題,它與精神障礙的關係正逐漸得到公共健康及城巿規劃者的關注,而許多人亦開始注意:孤獨不單影響心理健康,對身體也會構成不良影響。研究人員指,城巿化是孤獨感的驅動因素之一,數碼化、社交媒體等日益普及,對孤立、抑鬱和焦慮感有著顯著的影響。

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早於2015年已有研究指出孤獨與疏離感是冠心病與中風的風險因素之一。Louis Jacob表示,希望是次研究能讓社會更多關注孤獨感與社會的課題,認為有助識別社會弱勢社群及制定更良好的人口心理健康策略。「根據是次研究結果,衛生專業人員應該意識到獨居是一般精神障礙的其中一個風險因素,故此如何可以減少獨居者的孤獨感變得非常重要。」

{{hket:inline-image name="20190506_alone02.jpg"}}{{/hket:inline-image}}

香港獨居者是否同樣面對精神障礙危機?

精神科專科陳仲謀醫生表示,香港獨居者的確較群居者更容易有精神問題,畢竟人是群體動物,少與別人溝通始終會有問題。以一些嚴重的精神病,例如思覺失調病者等為例,有些會有怕人的傾向,另一個例子便是流浪露宿者,如果性格孤僻,長期欠缺與人溝通,部分人情緒都較易受波動。

不過,獨居有時不是一個選擇,並非人人都自願成為獨居狀態。有些人會選擇飼養寵物,陳醫生表示,寵物能令主人們感情有所寄託,貓狗亦能讓人有情感上的交流,不時抱抱,感受牠們的溫暖,對精神健康都有一定幫助,但寵物卻絶非養得越多越好,否則處理過多寵物事務而令個人生活混亂,反造成精神上的負擔。

現時要處理香港社會上獨居人士的精神健康,陳醫生指現階段較難做到,雖然現時不少自願機構都會透過探訪露宿者及獨居者,帶他們參加不同活動,了解他們的問題和需要,但由於獨居者的生活環境問題或性格問題,他們多不喜歡與人相處,令其精神問題難以發現,病者本人亦多不願尋求協助。

{{hket:inline-image name="DR_Psyc_ChanchungMau_resize.jpg"}}{{/hket:inline-image}}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