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BB生長慢恐患先天性心臟病?1000名新生兒約有8個患病

發佈時間: 2019/05/21

人類的心臟分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及右心房,主要功能負責泵血,把氧氣及養份送到身體各部分,如果心臟出現先天性缺損或異常狹窄的血管,便會影響血液的流動方向,因此稱為先天性心臟病。

種類

先天性心臟病主要可分為發紺性(Cyanotic)及非發紺性(Acyanotic)兩類。

發紺性患者的口唇和皮膚呈現紫藍色。由於患者大動脈異常或右心室的流出道比較狹窄,以致心臟右邊沒帶氧的血液﹙呈紫藍色﹚流至左邊心臟再送往全身。

非發紺性的先天性心臟病是因為︰心房或心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引致,鮮紅色的帶氧血液會由左邊心臟流向右邊,故患者皮膚不會呈現紫藍色。

延伸閱讀︰冠心病死亡風險高 患病高危因素你要知!

以下是常見種類︰
•    法勒氏四連症 (Fallot’s Tetralogy)
•    心房中隔缺損 (Atrial Septal Defect)
•    存開性動脈導管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    心室中膈缺損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    肺動脈瓣狹窄 (Pulmonary Stenosis)
•    主動脈縮窄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成因

先天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先天性疾病,每1000名初生嬰兒大約有8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患先天性心臟病的成因很多,包括︰遺傳及環境因素,但是大部份的病因至今不能確定。 

遺傳因素︰家族親戚、父或母本身有心臟病也增加患病風險,母親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孩子有6%機會患病;若父親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孩子則有3%患病機會。另外,胎兒的染色體出現易位﹑畸變等,病發機會也較高。

環境因素︰在懷孕期間,孕婦子宮受感染、染上德國麻疹﹑紅斑狼瘡症等,或服用某些藥物,均有機會引致胎兒的心臟發展異常。

延伸閱讀︰心臟病是隱形殺手?三分二患者全無病徵

主要徴狀

  • 皮膚紫藍色
  • 無緣故困倦
  • 呼吸困難
  • 生長速度緩慢

預防及治療

衞生署建議適齡女童及婦女接受德國麻疹疫苗注射。此外,孕婦在懷孕期勿亂服藥物,以及控制懷孕期的糖尿病。

對於先天性心房心室缺損的患者,藥物只能控制病情,治標不治本。傳統治療以開腔手術為主,而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現時大部分患者可接受心導管介入手術。醫生在患者的大腿上插入導管,通過大腿靜脈到達左心,利用如鈕扣般的儀器修補漏孔。此療法對患者的創傷性低,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及加快復原速度。手術後,心臟機能便慢慢回復正常。

資料來源︰衞生署、關心您的心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