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經常胃痛?中醫推薦6種食物沖水飲健脾益胃【養好你的胃】

發佈時間: 2019/06/14

都市人食無定時,出街吃飯或過於油膩,難免經常感到胃痛、胃氣漲、消化不良等。註冊中醫師林惠賢指出,中醫認為胃部不適、胃痛,主要因為胃熱、胃寒、食滯、胃陰虛、肝氣犯胃。

林惠賢指出,胃部不適、腸胃問題,主要分為5大類型,並出現不同徵狀︰

  • 胃熱:胃痛劇烈、牙肉腫痛、口渴口臭等
  • 胃寒:分為虛寒和實寒,症狀為身體怕冷和胃部皮膚溫度明顯偏冷等,熱敷胃部、飲熱水可紓緩
  • 食滯:又稱積滯,胃脹「谷住」,按壓加重,胃氣酸臭,嘔後較舒暢
  • 胃陰虛:胃部隱隱作痛、腸鳴音多、容易肚餓、口乾、皮膚乾、手腳心熱、身熱等
  • 肝氣犯胃:類似「腸易激綜合症」,容易因緊張情緒而胃痛,脇痛﹙側胸痛﹚、噯氣﹙胃氣﹚、泛酸﹙吞酸與吐酸﹚及沒胃口等

經常胃部不適人士宜吃哪些食物養胃?林惠賢說,以下6款食物歸胃經或脾經,用來焗水飲對脾胃有益︰

1. 山楂:行氣消食化積,食滯時多用,惟孕婦不宜食用。

{{hket:inline-image name="20190614_shan.jpeg"}}{{/hket:inline-image}}

2.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胃脹兼痰多時可用。

{{hket:inline-image name="20190614_tang.jpeg"}}{{/hket:inline-image}}

3. 大棗:﹙紅棗﹚補中益氣、養血,身體偏寒、氣血不足、易暈較適合。

4. 生薑:可暖胃止嘔,寒證胃痛適用。

{{hket:inline-image name="20190614_ginger.jpeg"}}{{/hket:inline-image}}

5. 麥冬:益胃生津,清心除煩,常覺口乾、大便難排出時可用。

{{hket:inline-image name="20190614_yu.jpeg"}}{{/hket:inline-image}}

6. 沙參:常與麥冬一同使用,可益胃生津,養陰清肺。

大家應多了解自己體質,建議飲用前應先諮詢註冊中醫師意見,作用效果因人而異。若飲用後覺不適,應停止服用,並尋求治療。

她又表示,按摩以下穴位可紓緩因飯後積滯、胃脹、胃痛帶來之不適。

按摩方法:以食指中指輕柔地平均打圈按搓穴位,逆順時針各2分鐘。

{{hket:inline-image name="20190614_point.jpeg"}}{{/hket:inline-image}}

- 中脘穴

位置︰身正前方臍上正中4寸,可先尋找胸骨下方劍突位,與肚臍連線的中間點便是中脘穴。

中脘正位於胃部,近端直接治療胃病,有和胃降逆﹙調和胃腑,下降胃氣﹚功能。現代常見的胃炎、胃酸倒流、腸易激綜合症,甚至肝病等,按摩中脘穴皆有顯著紓緩作用,臨床上非常常用。

- 足三里

位置:以髕骨外側凹陷處(外膝眼)下三寸(4 橫指),脛骨外一寸(1 橫指)

針灸學有句很出名的句子謂:「肚腹三里留」,幾乎所有消化系統疾病、腹部症狀都可以取足三里穴作補瀉。足三里有和胃降逆、化濕消滯及補氣血的作用。因此,食後積滯,胃脹胃痛、噁心欲嘔、喉中痰飲增加時非常適用,尤其對消化力較弱的老人或小童有益。

- 上巨虛

位置:足三里下方三寸

上巨虛同屬胃經,按壓時或有痠脹感,部份人會立即噯氣或放屁,是脾胃滯氣排出的效果。

林惠賢建議胃不好人士要三餐定時定量、飲食清淡、減少進食刺激性食物,適當處理情緒及壓力,皆可以減少胃痛。她又說,若胃痛已持續多時,應趁早求醫,以免惡化,避免出現更多消化道疾病。

【胃抽筋胃氣漲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注意6個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習慣!【養好你的胃】】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376926/

【胃酸倒流不容忽視 或引致食道病變生癌】▼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196041/

{{hket:inline-image name="LAM.jpg"}}{{/hket:inline-image}}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