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小小發明家 6歲學STEM

發佈時間: 2019/06/17

暑期將至,有沒有想過替小朋友報讀STEM課程?由兒童編程教室Blueinno Technology構思的課程,今年首次加入AI元素。公司創辦人梁思敏(Monica)認為STEM課程既要與時並進,還要顧及學習動機,除教授STEM知識外,也要讓學生建立畢生受用的計算思維和解難能力,才有意思。

育有4歲女兒的Monica原是軟件工程師,4年前開創兒童編程工作室,她直言個人興趣為「making」(動手做),故也喜歡原創教具,例如教6至11歲孩子設計好玩的紙盒機械人、導電泥膠電路、摩天輪等,並為作品增加藝術味道。「每一節課會因應小學生的專注力去調節,學生在老師協助下用不同物料,例如紙、木等去做出機械人作品。」

動手發明幫助人

Monica解釋,在人工智能課堂中,學生會砌一部如手掌般大的Raspberry Pi電腦,加上鏡頭,再配合編程,做出一副「會說話」的眼鏡去幫助失明人士識辨物件。她謂剛踏入6歲的小一學生,課堂一開始便給他們拆開一些電子產品,才教授STEM知識。「拆玩具只是過程,重點是要讓學生明白,日常生活的電腦硬件必須加入了軟件編程,才可以做出無限可能,學習編程的目的之一是明白電腦如何思考。」

4年前其教室的第一批學生只有5位,3年後其中3位希望將來入讀電腦科學,工程及跟科創有關的科目,更有學生目標是入讀MIT,令她既感恩又興奮。而現時來她教室學習的孩子,國際和本地學校學生各佔一半,能做到文化交流。曾有爸爸送自閉症小朋友來上課,她也會按情況因材施教,原因是課堂是小班教學,可以緊貼需要。「自閉症同樣可以專注,只是要找方法跟他們溝通。」

老師班底多元化

因學生人數增多,近年教室聘任了不同領域的老師,包括電腦系博士生,也增設3D打印,讓學習更多元化。她笑謂課室內只要不玩火,便甚麼都可以,故教室內試過拼砌糖果機、吹泡泡機、自動灌溉系統等。「教3D打印也是學生主動構思想做甚麼,曾有一位學生設計笛子,由畫圖、上網研究笛子、計準音域,一手一腳研究,再最終打印成品。」

她謂很多國家已把編程作為必修科,讓學生有系統去學習,但編程只是STEM其中一部分,而現時STEM課程各地還未有很清晰的指引。「傳統數理科是分開學習,但STEM是綜合式學習,包含科學(S)、科技(T)、工程(E),以數學(M)為根基。我們的課程簡化了大學的課程,把編程和工程整合,請主修教育、IT或在職工程師的導師任教。」4年來,她最感動的就是在每一季度的分享會上見到一些害羞的孩子,敢於面對群眾。「科學家必須表達自己的想法,才可以與人交流和得到回饋,分享會也會請大學教授和業界人士到會給予作品專業意見!」

撰文︰胡麗珊

攝影︰曾有為、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運慶

美術︰Alex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