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膽固醇超標 易誘發脂肪肝」

發佈時間: 2019/06/18

港人飲食西化,喜歡大魚大肉兼缺少運動,令膽固醇過高的問題愈見嚴重,增加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機會。現時,本港每4人就有1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若忽視處理,分分鐘演變成肝硬化及肝癌等致命疾病。腸胃肝臟專科陳偉聰醫生指出,人體內約有7至8成的膽固醇是由肝臟製造,兩者關係非常密切,而且相互影響,如有脂肪肝的話亦較易形成高膽固醇,故建議膽固醇超標人士,積極控制膽固醇的同時,應接受肝臟健康檢查,及早改善問題,避免肝臟惡化至不可逆轉的地步。

肝纖掃描測脂肪肝 安全準確

脂肪肝其實與飲食息息相關,陳偉聰醫生指出:「當我們從日常飲食中攝取的脂肪超出身體所能應付時,脂肪組織便會逐漸積聚於肝臟,當脂肪佔整體肝臟逾5%以上,就會做成脂肪肝,脂肪肝會反覆引起肝臟發炎,最終可演變成肝硬化,並增加患上肝癌的風險,因此必須及早處理,防患於未然。」

陳偉聰醫生坦言,初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幾乎沒有任何病徵,過往多數靠超聲波檢查等作初步診斷,但超聲波檢查有機會低估脂肪量,造成延診。幸而,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現在患者只要使用肝纖掃描就可準確得知肝內的脂肪含量、肝纖維化程度及肝硬化比率,過程簡單及不具侵入性,且更容易檢測脂肪肝情況。研究亦顯示,肝纖掃描配合可控衰減參數(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 CAP),可以為脂肪肝評級,及早診斷早期的脂肪肝病變,助醫生訂立合適的治療方案。

改善生活習慣配合膽固醇控制 改善脂肪肝

陳偉聰醫生指出,現時雖暫未有藥物可治療脂肪肝,但大部分患者都可透過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包括健康飲食、多做帶氧運動、積極控制體重及戒酒,幫助控制病情。不過對於同時患有高膽固醇的患者,亦需要妥善控制膽固醇,阻止病情惡化。「現時,常用於治療膽固醇的一線藥物為他汀類(Statins),不過若服用高劑量時,有機會令部分患者肝酵素上升,故醫生會按病人情況,處方膽固醇吸收抑制劑配合服用,幫助控制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含量同時,又可避免高劑量他汀類引致的副作用,從而減低脂肪肝惡化的風險。服用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有機會出現腸胃脹氣及感到疲倦,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曾有一名BMI達28的40多歲男性患者,20歲起出現肝酵素偏高的問題,但因為未出現任何病徵,又恃著年輕,一直未有為意。到今年三月身體檢查時,發現肝酵素(ALT)上升至141,差不多是正常的3倍多,並有高尿酸及高膽固醇情況,當進一步做肝纖掃描檢查時,發現脂肪肝數值高達321,屬嚴重脂肪肝,且有肝纖維化現象。如果繼續不加理會,十多年後或會演變成肝硬化,故建議他改善生活習慣,包括多做帶氧運動及建立多菜少肉的飲食習慣,並處方膽固醇藥物。於3個月後,脂肪肝數值成功回落至198正常水平,連血糖、膽固醇及尿酸指素也達標,令人鼓舞。

(資料由腸胃肝臟專科陳偉聰醫生提供)

HK-ATO-00024 06/19

(本健康專題由MSD贊助)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