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社會起干戈 抑鬱變疫症

發佈時間: 2019/07/12

今年6月至今,反逃犯修例引發多次大型衝突,社會瀰漫躁動氣氛。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6至7月港人懷疑患抑鬱比率達9.1%,創有調查以來新高,比佔中時5.3%更高。院長梁卓偉形容,現時情況已屬因嚴重社會事故而導致的精神健康「疫症」,籲社會共覓良藥,多聆聽年輕人心聲。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愛+人」團隊自2009年開始研究,至今共進行8次調查,最新一次於6月22日至7月7日進行,成功電訪1,269名18歲以上成年人,並用病人健康問卷-9(PHQ-9)評估抑鬱症狀。

不同立場年齡皆受影響

研究發現,港人可能出現抑鬱症的患病率從2011至2014年的1.3%,升至2014年佔中期間的5.3%、2017年9月的6.1%,惟近期的逃犯修例爭議期間,更升至9.1%,有關比率跟修例立場無關,但對中老年齡群(50至60歲以上)影響較大。另具有潛在自殺想法的比率亦有4.6%,團隊根據統計學分析,認為數字與2014年佔中期間相若,截至昨午已將68個相關個案轉介專家跟進。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研究結果十分令人憂慮,由於不同年齡、收入或地區分布等特性的群組都有同樣情況,作為流行病學家,他認為現已是「精神健康因嚴重社會事故的疫症」,由於未能掌握病源,無法推算情況是否已到頂峰或何時完結,「流感都有特敏福、有流感針治療,但現時社會上的情緒波動有何良方?我相信大家要一起想辦法。」

梁卓偉籲多聽青年意見

至於背後成因或對政府的建議,梁卓偉多次表示「政治歸政治、科學歸科學」,不欲作推測或評論,但呼籲社會多聆聽年輕人意見,團隊下周起會新增一項針對15至25歲青少年的調查。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副教授張頴宗提醒,「要幫人首先要救自己」,除留意社會事件發展,市民應提高對自身精神健康的關注,如自己及旁人出現抑鬱症相關症狀,應盡快尋求專家協助。

記者︰李明佑

編輯:林子豐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