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研究石窟30載 敦煌院長堅持保育優先

發佈時間: 2019/07/12

敦煌石窟舉世聞名,其所蘊含歷史文化自成一派,但研究工程浩瀚,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憶述,早期生活艱苦,但對工作有滿足感,認為十分幸福,更見證敦煌由小城變身旅遊勝地,但他堅持保育先於發展,未來更希望讓更多年輕人認識敦煌,而一班香港大專生早前就透過實習計劃在當地擔當導賞員,體驗堅韌的「莫高精神」。

敦煌市位於中國甘肅省,古代曾為中原通往西域的門戶,公元366年有高僧到此開鑿洞窟修行,吸引信眾開洞塑像紀念,隨佛教思想日漸盛行,修窟造像活動變得興盛。千年後考古學家發掘了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等多個洞窟群,其中莫高窟規模最大,現有735個洞窟、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包含各朝文學、美術、建築以及生活面貌史料,1987年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埋首研究兩年 終寫成論文

今年5月,趙聲良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長,頭上的白髮,見證他在洞窟內的30多年光陰,「我是1984年來到敦煌的」。他在敦煌接受本報訪問時憶述,大學時期已被敦煌畫冊吸引,又讀過前院長段文杰的訪問,指敦煌欠缺年輕人才,「感覺這地方很荒涼,但可做一番事業」,因此不顧家人反對,大學畢業後直闖敦煌。

初期生活艱苦的畫面,趙聲良歷歷在目,「早上起來,門外一堆掃不完的沙子,又有老鼠會掉到桌上」,水源和暖氣供應欠奉,試過鼻內有冰、又因水土不服腹瀉2個月。雖然身體吃苦,但眼睛卻飽享盛宴,他最記得莫高窟第61窟,內有出自五代的《五臺山圖》,他曾花2年埋首考證,「當時天天待在洞內,自己帶一個人字形梯、一個手電筒就做調查,對照佛經找出圖中故事,好幾次差點(平衡)出問題!」其後他將成果寫成論文,感覺十分自豪,「別人沒看出來的,我看到了,真的很幸福。」

由荒涼小城變身古迹名勝,趙聲良見證箇中變遷,堅持保護文物先於一切,「如果沒有保護好,根本沒有基礎談其他工作。」他承認發展與保育間存在矛盾,院方早年曾進行研究,透過控制遊客人數,維持洞窟環境穩定,期望達至平衡。他希望未來敦煌藝術可以更貼近大眾,現正在大專巡迴展覽,並研究以音樂、舞蹈甚至動漫等方式展示,「敦煌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寶庫,我們不能只是做展覽,要拓寬思路,讓更多年輕人感受。」

學習「莫高精神」 港生擔任導賞員

青年廣場今年舉行第二屆「香港青年敦煌實習計劃」,16位本港大專生在敦煌6周,經培訓後嘗試擔任導賞員。青年廣場總幹事呂施施表示,希望學生可藉此深入了解敦煌文化,學習並傳承堅韌的「莫高精神」。

學員宋珮怡為港大理學院二年級生,她曾參與交流計劃到訪敦煌洞窟,加上家人有佛教信仰,自己亦選修佛學課程,故有興趣更了解敦煌,但學習時不免感吃力,「最難是歷史知識,不明為何老師能如數家珍,自己作為理科生要由零開始。」她正和組員研究如何推廣敦煌文化,自己對壁畫有興趣,希望分拆壁畫中的不同情節以圖像顯示,甚至可考慮加入虛擬實境(VR)技術,幫助大眾理解。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講解員邊磊為計劃講師之一,他指,成熟的講解員至少有5至10年培養期,且需有一份敬仰的心,並要將心比心,「遊客路途奔波,可能一輩子只來一次,要講得特別好。」

邊磊認為香港學生表現比期望好,用功且能理解內容,希望可在他們心中留下敦煌的種子。

記者︰李明佑

編輯:黎家榮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