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40名聯合醫護化身任何人 指導師生急救知識熱心助人

發佈時間: 2019/07/14

如果家中幼兒被滾油燙傷,該如何處理?家人打爛玻璃杯,手部流血、傷口藏有玻璃碎,又可否自行拔出?發生家居意外時,不論大人或小孩都難免會手足無措,不懂如何救人或自救。

為了提高市民處理危急情況的能力並提升他們的急救知識,基督教聯合醫院約四十名醫護人員於剛過去的周六,利用工餘時間走入位於觀塘區聖若瑟英文中學的禮堂,教導超過四百名中小學生、他們的家長、老師,以及該校的校友心肺復甦法的知識、技術和應用,並讓參加者親身練習如何施行心肺復蘇法,讓他們學以致用。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整個心肺復蘇法的訓練非常認真,每一位專業醫護人員指導六組參加者單人心肺復蘇法及二人心肺復蘇法的正確方法。訓練開始時,導師由模擬發現昏迷病人開始,先視察環境安全,檢測病人狀況,檢查病人呼吸心跳,並指導旁人致電999求助,再施行心肺復蘇法,過程一絲不苟。經過三十分鐘練習後,就正式開始考核,每一下按壓人體模型的「滴答聲」傳遍整個禮堂,年紀小小的學生們,竟能做出這個效果,一眾導師都讚歎他們的領悟力相當高!

除了心肺復蘇訓練外,導師們亦有示範如何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聯合醫院的醫護團隊更準備了一套家居急救錦囊,內容涵蓋四種家居意外,包括燙傷、跌倒、出血及創傷,以及哽塞,讓參加者學懂如何評估不同家居意外造成的傷勢和相關的施救方法之餘,亦能提高參加者對這些意外的警覺性。以家居燙傷意外為例,醫護人員表示,最常見的包括被滾油、水蒸氣或熱水燙傷;接觸火或熾熱金屬而燒傷;以及接觸腐蝕性液體導致燒傷。

傷口評估方面,如果接觸傷口表面徵狀為紅、腫、痛,接觸時會感到疼痛,表示只是表面燙傷或燒傷。但中層燒傷則會起水泡,顯示傷口深度已達到皮膚中層。最嚴重的是深層燒傷,傷口涉及皮膚、神經、脂肪層,以至肌肉,表面能夠看見皮膚燒焦,皮膚亦會呈現蒼白色,但由於已傷及皮膚的神經,受接觸時不會感到痛楚。

有參加者問醫生,燙傷後患處如果出現水泡,應否自行刺穿?又可否自行塗抹藥物?醫生強調絕對不應這樣做,因為大部分水泡能夠自然癒合,而且覆蓋著水泡的皮膚其實有如一層保護膜,可以防止感染。而塗抹藥物會影響醫護人員對傷勢的判斷。

另一個家居常見意外是出血及創傷,例如擦傷、割傷及刺傷。醫護人員表示觀察出血時滲出血液的顏色和狀態,能分辨出血的情況。其中,毛細血管出血的出血量最少,只有少量血液由傷口慢慢滲出,大多數會自然停止。而當呈暗紅色的血液慢慢但不斷地由傷口滲出,則屬靜脈出血。危險性最高的是動脈出血,鮮紅色的血液會以噴射狀從傷口噴出,出血速度快、難以控制,一旦失血過多,會導致休克、虛脫,甚至死亡,必須立即到醫院求醫。如果傷口有異物,醫生提醒千萬不要自行拔出,否則有機會導致嚴重出血或細菌感染的情況。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這次活動相比其他的急救訓練課程,少有地沒有設下年齡限制,讓該校的小學生也能一同參與,年紀小小就懂得急救知識!

(圖片來源: 醫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