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50歲女痔瘡大如碗腸脫垂 懷孕肥胖便秘增患痔風險

發佈時間: 2019/07/15

正所謂「十個孕婦九個痔」,最近有台灣醫師表示一名50多歲的女病患兩腳張開走進診間,又堅持站著問診,原來她有產後痔瘡,20多年來未有求醫處理,痔瘡已增大至近乎和飯碗一樣大,甚至出現直腸脫垂問題。有外科專科醫生表示,40至50歲、曾順產、非第一胎的婦女為產後痔瘡的高風險群,建議有明顯病徵的人士應盡早尋求醫生專業意見。

痔瘡大小如同飯碗

一名台灣醫師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個案,表示曾有一名50多歲的女病患兩腳張開走進診間,又堅持站著問診,原來她從20多年前就有產後痔瘡的問題,但由於她對生痔瘡感到尷尬及對手術充滿恐懼,一直只是自行到藥房買藥和塗藥膏處理。但最近她因痛到不能入睡,只好硬著頭皮向醫生求診。醫師指結果發現女病人痔瘡大小幾乎和飯碗一樣大,傷口大量出血、滲出血水,甚至有直腸脫垂問題。轉診至大醫院後,血壓跌至剩90幾,需立即住院並強制開刀。

產前、產後生痔瘡?

外科專科醫生謝得言表示,痔瘡有不同的成因,其中一個常見的成因是由於腹部壓力大,影響血液循環,令肛門附近的血管膨脹而形成痔瘡。他指出,懷孕是一個常見增加腹部壓力的成因,另外肥胖、便秘、有腫瘤都可能增加患痔瘡風險。

雖然產後腹部壓力會減少,痔瘡的風險亦應相對減低,但原來有部分婦女會在產後才發現有痔瘡問題,「有部分婦女可能本身有痔瘡,所以從懷孕開始就較易察覺有痔瘡問題。但痔瘡有不同的成因,例如另外一個常見的成因是因肛門附近的結締組織退化、鬆弛,使肛門組織和血管膨脹,形成痔瘡。」

謝得言續指,產後痔瘡不一定在產後立即出現,有部分患者會在後期才發現患上產後痔瘡,「40至50歲、曾順產、非第一胎的婦女為高風險群。隨時間流逝,盆腔肌肉明顯變得鬆弛,而形成產後痔瘡的問題。」

痔瘡的常見徵狀

大便或肛門帶血;

肛門痕癢;

當痔瘡受到絞窄時,肛門感到疼痛

痔瘡分4級

1. 痔瘡沒有脫垂

2. 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之後會縮回

3. 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要用手幫助推回肛門

4. 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用手亦無法推回肛門

註:

評估痔瘡的嚴重程度有好多考慮因素,痔瘡分級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痔瘡分級制度只適用於內痣。

痔瘡手術安全、成熟

謝得言強調切勿怕尷尬而諱疾忌醫,他指現時痔瘡手術技術安全、成熟。一般而言小型及早期的痔瘡患者接受手術後數日至一星期康復,而情況嚴重的痔瘡患者則需數星期時間復原。「至於孕婦,一般會視乎情況待生產後才進行手術,基本會用藥物或結紮術控制病情。」

痔瘡治療有3種

治療痔瘡的方法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痔瘡的情況建議適當的治療方法。一般痔瘡治療可大致分為3種,包括(1)非入侵性:建議患者調節生活習慣,如藥物控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多食蔬果、運動、減肥去控制痔瘡;(2)小手術:如痔瘡結紮術、凝固治療;(3)大型手術:傳統切除手術、微創痔瘡手術、超聲波動脈結紮術。

{{hket:inline-image name="01_600.jpg"}}{{/hket:inline-image}}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