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飽受家暴菜刀護母反被斥不孝 女童院重拾溫暖13年後回家舍報恩

發佈時間: 2019/07/26

「好人好者點會入女童院?」不少人對曾於男、女童院寄宿的學生都有種難以撇除的偏見,認為他們定必少不更事、「唔聽話」而誤入歧途。事實上,這些孩子卻往往擁有複雜的家庭背景,說是夫妻關係不和之下的犧牲品亦不為過。Emma自幼父母關係惡劣,甚至令她成磨心慘遭家暴,同時失去父愛與母愛的她一度跌入迷失人生意義的谷底,幸得社工協助進入善牧會瑪利灣中心接受照顧,走出破碎家庭陰霾。如今Emma已為二子之母,更利用院舍教導的技能建立事業。事隔多年,她對當年力排眾議、堅持進入院舍接受照顧的決定無悔。

【相關文章】8旬翁遺忘一切獨惦記愛妻 暖心攝影師為長者影婚照重拾熱戀

父母爭執無日無之 挺身護母反被指不孝

現年36歲的Emma形容年幼時與家人關係如同「惡夢」,14歲讀中二時父親失業賦閒在家,母親為養家早出晚歸,父親因此生疑令關係逐漸破裂。回想最深刻一夜,父親拿出鐵錘威嚇母親,Emma情急下取廚房菜刀護母,反被父親報警指她意圖傷人,事後Emma反而被要求見精神科、兒童心理醫生及社工留院10日方才能回家。

14歲初次離家出走

捨身護母的Emma以為可得到母親關懷,結果卻事與願違,出院後姨姨怒斥她不孝,甚至一手扯住她的頭髮由睡房拖出客廳,她只好拿鐵枝自衛,當時母親非但沒為她辯護,反而斥責她生事、賞一記耳光:

「沒想過母親沒救我之餘更出手打我......自此我就開始了短暫的離家出走生活。」

不理母親挽留只因「絕望」

離家出走的Emma一度在朋友家寄宿,但堅持如常上學,學校社工發現後,建議她進入善牧會瑪利灣中心的女童院舍,而她在母親反對下接受,

「遭遇過種種事情,我深信即使再留在這個家庭都不會得到保護。」

朋輩師長相助 走出童年陰影

只有14歲的Emma展開女童院舍寄宿生活,坦言初期對人仍抱有戒心,然而很快便融入這個大家庭。Emma認為家舍成長的兒童多曾受童年創傷,但本性一般孩童無異,且院舍讓背景相近的孩童與處,令他們更融洽相處,

「稍為與外間隔絕令我更專心在學業之上,成績反而比以前明顯好轉。」

家舍家長傳授生活技能助自立

除一眾同學之外,Emma與當時的家舍家長蔡姑娘關係特別深厚。Emma指蔡姑娘雖然要同時照顧多達30個女生,但對每個人都關懷愛護視如己出,雖然Emma在16歲時離開家舍獨立生活,但短短的2年寄宿,她就在蔡姑娘身上學會種種自立技能,如日常打掃、清洗被舖、洗廁所、煮飯洗碗等等,一點一滴培養責任心,

「我跟蔡蔡(蔡姑娘)的關係比親生母親更加親密。」

現時Emma已為2子之母,更創辦影樓任職業攝影師,雖然工作及家庭忙碌,但仍不時回家舍擔任女童們的義務攝影導師,又會帶女生們到影樓參觀,助她們發展興趣,為離開院舍後重新與外界接軌鋪路。

{{hket:inline-image name="SKP00620.JPG"}}{{/hket:inline-image}}

▲Emma自言即使與家暴事件相隔多年,與母親之間仍存有芥蒂,唯獨與家舍家長蔡姑娘關係融洽,親密如母女。(王華婷攝)

院長:關鍵是建立子女對父母信任

牧善會瑪利灣中心的院長潘婉玲指,來到院舍寄宿的孩子大多經歷複雜家庭關係,往往對成年人產生不信任感,需要更大耐心才可以打開她們的心扉、了解其內心世界。潘院長又指,相比起對子女說教,令他們對父母產生信任感更為重要。

「除耐心溝通之外,最重要的其實是讓子女對家長產生信任。如果子女願意每天花幾分鐘與家長分享一天所見所聞就最理想。」

{{hket:inline-image name="SKP00584.JPG"}}{{/hket:inline-image}}

▲潘院長指除了傳授獨立技能之外,院舍亦舉辦多種實習活動,協助女生們重新適應社會。(王華婷攝) 

積極推動藝術課程 助女童重投社會

家舍會透過教導與關懷令女童重建積極人生觀,雖然女童院宿似是「與世隔絕」,但院舍積極籌辦樂器演奏、舞蹈、戲劇、繪畫、攝影等活動,讓她們接觸社會、發展個人興趣、抒發情感之餘,亦助她們覓得一技之長,離開家舍後可發展出個人事業。

{{hket:inline-image name="299d6dac-513f-4b22-b1dc-674e2ed7230a.jpg"}}{{/hket:inline-image}}

▲Emma常會重回院舍,義務向學生傳授攝影技巧,協助她們發掘興趣。(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