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屯門有條隔音罩

發佈時間: 2019/07/19

屯門有一道貫穿市鎮中心的公路隔音罩,相信屯門居民也不會陌生。由屯門公路置樂路段開始,穿過屯門市廣場、新墟及紅橋,而且工程還在進行中,一直向北延伸。這一道綠白色的隔音罩,高7-12米,密封地包住了屯門市中心的屯門公路,從此改變了此地的風景。

從事建築設計的童昭安(Mono)擅長參數化設計(Parametric Design),居住屯門逾30年。留學英國後回來,驚見熟悉的屯門地景,因為隔音屏障而被徹底改變,深感無奈,「一直都知佢起緊,但無諗過會起成咁。」他說。

社區的視覺分隔

多年來生活於屯門,他喜歡走路穿梭於區內各地。「屯門行人路闊植物多,而且公共空間不少,地區小舖多,行路好多嘢睇。」童先生表示,從前屯門公路即使分隔市中心東西兩邊社區,行人仍然見到對面的環境,見到對面社區的人文活動,他稱之為視覺聯繫。

他說中學放學時經常從安定邨,穿過屯門公路的行人天橋,然後到置樂逛模型店及吃小食。「喺安定邨隔住公路,我仍然見到對面置樂的粉仔店,已經急不及待過去」;現在隔音罩豎立以後,兩邊的社區猶如被一道高牆所分隔,行人在地上只見到一道高牆。

地上行人的角度

Mono覺得隔音罩沒有從行人角度出發。他又以隔音罩旁邊的行人路為例「屏障起咁高,其實可以加個簷篷,為下面行人遮蔭擋雨。」的確,訪問時值中午,烈日當空,不少家長一手拖着放學小孩,一手撑着傘,在高牆下好不容易往前走。

隔音罩奪走行人的風景,也砍伐及移植了原本在公路中間的樹,而為了達到綠化效果,屏障的下半部分種了一層層盆栽植物,可惜由於日照及空氣質素等原因,大部分植物已接近枯竭。而連綿數百米的屏障天台草地,也非為行人而設,連接天台的地方也被銳利防盜鐵網包圍。

他強調建築空間的構思須從不同用家出發,即使難以做到十全十美,也應對不同持份者作出補償。即使隔音罩是必須的,那可否把天台的草地開放給居民?又或不以密封式設計隔音屏障?他覺得屯門隔音罩的例子,值得讓有關當局作為參考,不要讓路上的行人失去美好的社區風景。

撰文、攝影︰王偉健

編輯︰李嘉

美術︰鄧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