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消委會】網購集運3個月才收到貨 貨物中途「失蹤」集運公司懶理

發佈時間: 2019/08/15

網購近年發展迅速,大家足不出戶便可透過世界各地網站搜羅心頭好;為節省網購運費,相信大家都會選擇集運服務,將購自不同網店的貨品合併運送。不過,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去年共接獲243宗關於集運的投訴,當中主要涉及運費計算不清晰、濫收附加費用、送遞延誤、貨品在運送途中損壞或遺失等問題,消費者往往需獨力承擔損失。

突然加收$200大型貨物附加費

消委會表示,今年首6個月共接獲76宗相關投訴,當中以投訴貨件延誤或遺失佔最多。該會又列出3個例子,當中,一名梁姓男子早前委託A集運公司託運貨品回港,運費為173.7元。但翌日,他接到該公司職員來電,指貨件長度達203厘米,超出公司規定的一般寄貨體積標準(200厘米),要求支付200元附加費,否則將貨件退回內地賣方,同時要收取退件手續費。

梁男不滿付款時該公司沒列明有附加費,更質疑該公司指體積過大的說法含糊;而職員則解釋,貨品經由系統處理,他只按公司指示收取費用。由於有感騎虎難下,亦急於取貨,梁男只得無奈付款。及後,他向消委會投訴,要求協助退回附加收費。投訴數天接獲貨品後,梁男自行量度包裝尺寸,發現根本不足200厘米,於是將有關照片傳送予A公司,並告知已向消委會投訴,A公司隨即回覆安排於兩天內退還附加費。

{{hket:inline-image name="buy150820198.jpg"}}{{/hket:inline-image}}

網頁地址錯誤致貨品「失蹤」3個月

另有一名李姓女子今年3月初於一美國購物網站訂購兩件貨物,付款後將貨件送往B集運公司位於美國的中轉倉,集合其他貨品一併運送回港。她並非首次使用該公司服務,據過往經驗,網上系統一般於1至2天已顯示貨件送抵中轉倉,惟是次等候近1星期仍未顯示。經查詢及不斷追問,B公司才告知貨品錯派至另一中轉倉。

李女指出,送件地址是按B公司網站所載而填寫,亦質疑另一中轉倉為何會簽收不屬於其客戶的貨品。B公司對此未有正面回應,只聲稱會盡快與該倉庫聯絡及跟進;李女苦候近1個月仍未有答覆,遂向消委會投訴。消委會與該公司交涉多時,李女輾轉逾3個月始收到貨件。她及後發現,B公司網頁更新了美國中轉倉地址,認為該公司明顯知道地址或不準確致投遞錯誤,遂要求消委會記錄在案。

貨品損壞集運公司拒承擔運送風險  

另一名張姓女子早前使用C集運公司的服務,惟貨品按時抵港後,她拆開包裝發現其中一個木衣架斷裂,配件亦告損壞。她對此非常不滿,即時拍下照片傳送予C公司,要求按條款賠償。然而,該公司稱要先比對內地中轉倉簽收貨品時的照片,方可釐清責任屬於網購商或集運公司;惟張女等候數天,C公司仍未找到相關照片。

有感C公司數星期來未有積極跟進,張女遂將該破爛木衣架丟掉。其後,C公司聯絡張女,稱可安排賠償,但需先退回損壞貨品,張女只好向消委會求助。經交涉,C公司電郵回覆消委會,堅持張女需退件才可安排賠償。張女對此不同意,重申收貨後已立即傳送損壞實物的照片予C公司,理應足夠讓他們跟進,職員亦不曾提示要保留貨件。消委會其後嘗試再作交涉,惟C公司數月來不作回應,遂建議張女可考慮透過民事途徑追討賠償。

消委會給予消費者的建議: 

- 應事先了解集運公司對貨品體積及尺寸的規定,以及運費的計算方法,並考慮先向網購賣方確認貨品的包裝、重量及大小,以免超出體積及重量規定而影響運費預算; 

- 細閱集運公司為延誤派送、遺失及貨件破損等情況訂立的條款,包括賠償金額是按實際貨品價格還是運費計算,以及賠償額是否有設置上限等; 

- 託運較昂貴或容易損壞的貨品時,應考慮購買額外物流保障計畫並清楚了解相關條款,亦可向網購商查詢,確保貨品有足夠的保護包裝,並要求在包裝上貼上「小心處理易碎物品」等提示標籤; 

- 在接獲託運貨品後,應盡快拆開包裝檢查,若發現損壞應立即拍照作為憑證,並連同購買單據及交易證明盡快通知集運公司。消費者宜盡可能保留損壞貨品,如實際情況未必適合保留貨品,亦應與集運公司預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