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黃泥涌峽 二戰聲音

發佈時間: 2019/08/23

城市人行山為了遠離煩囂,但藝術組織「聲音掏腰包」行政總監黃嘉淇(Alice)則喜歡聆聽山徑裏的眾聲喧嘩,以耳朵思考山徑所處的城市。他們的「聲音圖書館」項目曾為黃泥涌峽徑設計聲音研習路綫和蒐集聲音材料,讓公眾隨着提示,聆聽由戰爭、城市規劃和樹木分布等造就的音景(soundscape)。

沿山路走,會經過彈藥庫和高射炮台等二戰遺址,但如今只剩下嚶嚶鳥鳴。Alice指聲音可靠回憶、知識或想像而生,在機槍堡自衞基地坐下,聆聽一段講述1941年英國守軍在此苦戰的錄音材料,俯瞰海峽時,就能想像當年的槍林彈雨、炮聲雷動,以及英軍據守苦戰的情景。

由二戰歷史聽起

「我不建議出發前聽,這樣跟坐在冷氣房看新聞沒分別,在現場聽才有意義。」聲音離不開空間,除了是當下身體經驗,也連結故事和文化歷史,在聽覺上「歷歷在目」。歷史是這條山徑的重點,也是整個聲景的起點。

有次Alice跟香港觀鳥會前往,了解到二戰時山林燒毀,戰後政府欲加速綠化,大量種植外來的台灣相思樹,使棲息的鳥類大減,耳際的鳥聲其實亦被規劃過,人類行為影響今日的面貌︰「這點令我特別深刻,歷史促成了政府規劃或當權者的決定和行動,再直接影響生物的居住環境,決定甚麼鳥可以留下或離開。」

也採錄此時此地

山徑蜿蜒彎曲,樹木密度不一,走在其中不時聽到零星車聲,或者看見山下的住宅和行車道,教她慨嘆若他日發展郊野公園、增建住宅甚至開通新巴士綫路,這裏的音景便會隨之改變︰「一個地方固然有它的自然風景,而物理特質都影響聆聽的聲音、質地與聆聽經驗。」

正因聲音變動不居,機構鼓勵大眾自學採錄聲音,成為「採聲人」,「不一定用錄音機、寫作和繪畫等都可以錄下聆聽體驗,作品能讓人想像或重新演繹當時的聲音環境。」。因每個人都有自己關注的聲音,採聲像攝影般有角度和局限,如同個人創作,反映各自的觀點︰「例如將今天黃泥涌的鳥聲與二戰的聲音剪輯到一起,可見出轉折的因果關係。」

撰文︰方晨

攝影︰陳丘

編輯︰李嘉

美術︰鄧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