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讓子女選樂器 張崇德:音樂培養耐性毅力

發佈時間: 2019/08/23

音樂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近年致力音樂教育工作的張崇德肯定的說,孩子愈早培育愈好。他早前推出新書《音樂教養-音樂培育孩子的8個美好》,鼓勵家長讓孩子學習音樂,分享快樂。

張崇德(Peter)2012年曾出版家長管教書《讓孩子學會輸得起》,也先後出版了《簡易樂理101》、《活德精采》等7本書,兩年前出版社已提出,他既有音樂教育經驗,能兼顧古典音樂及流行元素,又是爸爸角色……游說他撰寫音樂教養書,拖延至今年,他才下定決心動筆,而下筆只短短兩個月,已一氣呵成完成。

家長勿錯焦點

Peter從事音樂教育17年,自言看到不少家長本身沒學過音樂,常會有錯誤觀念。「部分家長放錯焦點,以為孩子一定要學音樂,是因為入學考試需要,因而只管逼孩子學習,而忽略了學音樂的真正目的。其實學音樂的好處很多,在書中也只是抽取了當中的8項重點。」

他強調,除了培養孩子創意、社交及溝通能力等,音樂最重要是予人快樂。「學習音樂所得到的快樂,與從欣賞角度出發的,會有所不同。」部分家長愛投射自己喜歡的樂器讓子女學習,但卻未必是子女喜歡的,Peter認為被迫地滿足父母的期望,變相剝奪了快樂學習的機會。他鼓勵家長讓孩子自己選擇,多年前他也有開辦音樂啟蒙課程,讓小朋友自行體驗及感受不同的樂器,現時坊間亦有不少同類的工作坊可選擇。

他續稱,家長為孩子選樂器時多從功能性考量,如哪一種樂器較熱門,用途最多,鋼琴是必然不會選錯的。

依據進度學習

他強調,小朋友要學好音樂,需要付出很多時間,也考驗耐性與毅力。Peter認為樂器考級對學習音樂是好事,因那是全世界認可的制度,在任何地方也可隨時依據進度繼續學習。「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考級是甚麼一回事。樂器考級是扣分制,扣減的分數正反映演奏者的不足,如練習不夠、技巧或信心問題等。藝術是追求完美的過程,一定要付出努力,才可彈奏到完美的曲目,只要有心追求,盡力做好便會進步。」但他強調,考級同樣不可強迫,開心才是音樂的基礎,不可變成挫敗,否則只有反效果,甚至長大後不再喜歡音樂。

Peter續稱,「學習並無止境,要追求學術,當想學時便會自行找機會;但學音樂是手腦協調,從小時候學起效益會更大;懂得彈奏樂器,小朋友的腦部發展也有所不同。」

撰文︰郭珮雯

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運慶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