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三文魚滿布生猛寄生蟲 顯微鏡下快速游動超噁心

發佈時間: 2019/08/29

三文魚刺身可謂港人至愛,惟有內地網民利用顯微鏡觀察以逾百元購入的三文魚肉時,發現上面有大量寄生蟲在活躍游動,令網民大呼恐怖及噁心。本港消委會亦曾在市面上的三文魚刺身發現寄生蟲及蟲卵,有醫生指即使刺身有寄生蟲,但肉的顏色、氣味及味道等都不一定有異樣,消費者難以憑外觀判斷。

一位經常分享「微觀日常」影片的內地網民,上周四(22日)分享一短片,指自己以一百多元買入一小塊三文魚,並以顯微鏡放大1,000倍檢視。從短片可見,在顯微鏡下有大量短小寄生蟲在活躍游動,鏡頭不斷上下左右移動,發現寄生蟲遍布魚肉各個位置,最多同時約10條蟲「入鏡」。拍片者坦言早已預料會有蟲,但仍感驚訝和恐怖,甚至呼籲網民「不要生吃海鮮」。

影片引起一眾網民關注,紛紛留言表示:「超噁心」、「看了就不敢吃三文魚」、「以後還是煮熟吃」,但有網民卻不以為然,稱:「所有魚都有吧」、「我強壯到連寄生蟲都消化掉。」

消委會曾揭2款刺身有寄生蟲

本港消委會曾檢測市面上50款三文魚及吞拿魚刺身,並於今年4月公布結果,發現其中2款刺身有寄生蟲或蟲卵。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醫生曾指出,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海魚,有機會感染的寄生蟲主要是海獸胃線蟲和某些品種的裂頭絛蟲。人類有機會因進食帶有幼蟲而未經徹底煮熟的海魚或頭足類動物而受到感染。

醫生:肉眼難發現有蟲

黃世賢醫生又指,消費者不一定可以憑魚或魚肉刺身的外觀判斷是否帶有寄生蟲,因為在顏色、氣味及味道等都不一定有異樣,除非寄生蟲大得單憑肉眼已可看見,而感染常見的海獸胃線蟲後,會出現以下症狀:

—如影響胃部,進食後1至12小時內會腹痛、噁心、嘔吐或發燒等,部分人更會出現皮疹。

—如影響小腸,會在5至7日後腹痛,幼蟲會穿透並進入胃壁或腸壁,嚴重可致腸胃穿孔及進入腹膜。

—部分人會出現過敏反應,例如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或休克等。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梁美儀教授則曾指出,部分人或會將自己出海野生捕獲的魚即時生食,以為這做法最能夠保持魚肉的新鮮,但其實食用前沒有經過適當的冷凍程序是相當高危的。同樣道理,如果有食肆在其店內魚缸取出活魚即時製成刺身供消費者食用,亦屬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