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推動急症室電子化改善流程 優秀醫生獲表揚

發佈時間: 2019/09/16

近年急症室常「逼爆」,醫護救人亦要快而準。今年醫管局優秀青年獎得主、新界西聯網急症室顧問醫生雷俊達為改善急症室流程,致力研究IT程式以應用於急症室,目前全港有3間急症室使用急症室電子系統(eAED),其餘的急症室亦正陸續推行電子化,預計數年內完成。

醫管局的優秀青年獎今年有14名得主,雷俊達醫生為其中之一。據了解,現時醫院管理局轄下有18間公立醫院急症室,在傳統急症室服務中,醫生會為病人手寫病歷紀錄,該些資料須經人手傳遞,在時間及準確性上有較大限制;雷有見及此,於2011年完成醫生專科試後,構思了以電子工程應用於急症室的日常運作,遂向醫管局提議推行急症室電子化。

現時全港有3間急症室使用eAED,包括北大嶼山醫院、天水圍醫院及律敦治醫院;其中北大嶼山醫院於2012年成為全港首間使用eAED的急症室,當時的電子化服務只能在電腦查看病人的病歷。至2017年,天水圍醫院的急症室與eAED同步投入服務,無論是病人資料、急症室輪候時間及狀況都可在eAED查看,如出現「逼爆」情況可透過eAED提供的即時資訊,盡快調配人手或分流病人,提升急症室的運作效率。

科技應用於日常工作「夠貼地」

雷俊達稱,傳統手寫的病歷紀錄容易遺失或有錯漏,手寫的紀錄不僅時常沒人「看得明」,遺失後又「非常麻煩」,如使用科技及電子化替代一些需要高度準確性及重複性的工作,便可大大提升效率。

現時除了急症室日常工作,雷亦需分配時間助醫院處理不同的電子系統。他認為醫生與病人一樣,同樣是醫院服務的「用家」,最重要是將自己認為可行的事物,以科技應用在日常工作上,這樣才能「夠貼地」,盼未來全港急症室均可全面電子化,甚至發展人工智能助應付醫院的日常工作。

編輯︰黎家榮

美術︰熊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