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的基礎

發佈時間: 2019/09/18

互信的基礎

小敏和她的媽媽走進我的治療室。媽媽一坐下就已急不及待訴說小敏種種「不合理」的行為、不了解媽媽的苦心、不相信她的承諾……與此同時,女兒把面轉向另一邊、扁着嘴,只用背脊面向媽媽,似乎已在作出無聲抗議。在確認媽媽的初心不是來我這裏當着女兒的面重複作出投訴,而是希望能了解女兒的想法後,我看着小敏,讓她道出自己的故事。

小敏訴說,她已經不是從前的小女孩,每事都要媽媽的保護。她現在已是一名大學生,懂得為自己的人生作打算;就算在過程中跌跌碰碰,有所失誤,這也是她自己學習的過程。從初中開始,媽媽已經要求取得小敏手機的密碼,以便隨時翻閱她的日記和各種信息。就在數日前,小敏又發現了媽媽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看了朋友跟她的聊天紀錄。

每一次,媽媽都會在事後擺出一個好像願意溝通的樣子,祈求小敏信任她會作出改善。但信任過後,媽媽又會故態復萌。小敏補充,她不是希望借此次會面翻媽媽的舊帳,而是表達現在對於媽媽零信任。

透過了解小敏和媽媽的互動,就不難發現其實女兒並不是如她言語上所表達的一般強硬,還是抱有希望媽媽能夠有所改變。

互信可以因着過往的言行一致而建立,也可以因現今的言行不一而摧毁。不論是親子關係或是社會世代問題,只有正視現在互信的不足,才有重新出發的機會。互信的重新建立不單在於言,更在於行。互信不能被要求強制出現,不是依靠嘴巴上的說話,而是透過一系列表裏一致的行為才能建立的。這樣,家庭和社會才能夠一步步重回正軌,重拾和諧。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張傳義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