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港生赴法國越級挑戰音樂賽 克服困難 學懂獨立

發佈時間: 2019/09/24

20位香港學生,暑假期間跟隨低音大提琴導師Edmond Cheng,到法國Biarritz參加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s)比賽,在40多位國際學生中,取得三冠一亞佳績。學生中有15歲已達演奏級的同學,也有彈了10年鋼琴轉向Double Bass發展的13歲男生。他們謂出外觀摩外國如何學音樂,回來後,更有動力,而且拉奏時會追求深度。

導師Edmond Cheng指出,Double Bass至今仍是冷門樂器,但中西樂團皆需要它,故學生中不少已到外地留學的同學,仍有繼續玩樂團。而Edmond也是國際Double Bass比賽評判,10年來會選拔優秀孩子出國比賽,希望同學提升學習動機。他坦言有學生因學習樂器而獲大學取錄。「參加國際比賽,有機會爭取外國大學青睞,也是給同學多一個升學機會。」

衝出香港開眼界

他謂近年有學生已晉身英國知名音樂學校,而這類同學本身讀書成績很不錯,但也有部分讀書成績一般的同學,以音樂獎項獲德國、意大利等大學音樂系取錄。「即使他們日後未必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但至少衝出香港後,眼界開了,可以用較新思維面對日後人生規劃。」

Edmond強調海外比賽多設有音樂營,讓學生跟隨各地老師主持的大師班體會音樂,4、5歲已可參與相關課堂。他解釋今次比賽滙集了多位老師,大會在比賽前安排了3場公開表演,讓學生作熱身,及安排同學到戶外合奏。他強調香港學生本來已把歌練到熟,只是小朋友始終會緊張,但3場公開表演面對的歐洲觀眾包容度都很高,對學生拉錯音並不太在意。「他們對所謂錯音視為很自然,因此見到同學因為放開了心情,反而拉得更好。」

Edmond 10歲的大女兒亦真(Alison)今次以6級琴水平越級拉演奏級歌,故在出發前曾苦練技藝,並最後拿到初級組亞軍。Alison說,樂曲是自己選,因為覺得很好聽,但要花時間練,每天練50次,對今次拿到亞軍比較失落。「但出去比賽最大目的是學獨立和跟人相處,所以旅程中我跟同學同房,要自己揹琴、執行李……」

學習與別人相處

初級組冠軍陳英然(9歲)擁有絕對音準,她謂面對比賽,最重要事前的練習,並現場學會克服懼怕,因一怕便會彈錯音。媽媽陳太謂,囡囡5歲時已跟過Edmond去交流,他要求小學員要公開拉完一首歌,見到囡囡回來後有很大進步。「我們認為她出外比賽最大目的是學習與人相處,她BB時已聽不同類型的音樂,2歲半先學鋼琴,5、6歲時當聽到喜歡的歌曲,會主動在琴上找出音,向父母表演。雖然她很早學琴,但對Double Bass反而更有興趣。」

中級組冠軍的王敦傑(13歲)自小已學琴,現已有8級鋼琴水平,敦傑謂近3年才開始兼學Double Bass,並熱愛這樂器。Edmond強調同學有相當實力,故特別給他一首高過他能力、沒有鋼琴伴奏的自選曲,比賽時需要他極之專注去分辨琴音。

敦傑因生得高大,故喜歡體型大件的Double Bass。「今次是我首次出外比賽,面對6、7位大師的教法,在不同老師身上,都有啟發……經過這旅程,我最大發現是:原來我也可以拉到如此動聽!」高級組冠軍陳暉鏇(15歲)是資深學員,學習Double Bass 8年,並由細已加入學校管弦樂團及弦樂團,現在是弦樂團團長。她謂自己是近幾年才想認真地學習Double Bass,最難忘是去了海灘和草地拉琴,並觀察到法國同學無論多年幼,也會自發練習,並會討論音樂。「今次見到法國人練習時很開心,他們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音樂,而不是為交功課,令我很難忘。」

認識歐洲老師教法

導師Edmond謂香港學習模式跟歐洲略有不同,當地老師着重學生進入歌曲的故事,拉出畫面感。「例如聽瑞士學生拉琴,是會被帶到了雪山的畫面中;可能因歐洲人學樂器不流行考級,其評核方法是按同學能否駕馭曲目的難度作指標,跟香港教法較側重技巧,例如要拉對音、拉對拍子很不同。不同學習方式,對亞洲同學也是有啟迪。」

撰文:胡麗珊

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運慶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