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11歲數學資優生 藉比賽展潛能

發佈時間: 2019/10/09

就讀小學六年級的徐子豐,早前參與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香港選拔賽,晉身香港隊的後備隊員及唯一小學成員。子豐的數學天資很早萌芽,爸爸謂早在孩子兩歲時,已觀察到他可以把英文字母倒背,並說出任何一個字母的次序,同時對數字很敏感,故他不斷物色數學比賽,發揮兒子潛能和興趣。

11歲的子豐,小三時仍未足10歲已加入資優教育學苑成為暫取學員(10歲以上才能成為正式學員)。由於他在學苑的數學課程中展示出過人天資,很快便獲得羅家豪博士推薦,參加學苑的國際奧數培訓課程(IMO Training)及國際奧數香港隊的選拔賽,破格成為班內唯一小學生。現時子豐主力上IMO Training,及暑假跟中大的資優課程導師劉智軒博士學習。

徐爸爸(Tom)也是數學愛好者,他謂子豐在數學上超前同齡很多,故不斷找尋適合的課程和比賽,拓闊他的眼界。「小二時他跟中大劉智軒博士,那時是修讀小四至小六程度的課程,至今劉博士仍邀請他到家中,跟其他中學生參與奧數的探索,兒子並沒有感到壓力。」

3歲前懂加減乘法

Tom回想,子豐對數學愛好早在2歲左右已呈現。「那時他能倒序讀出英文字母,隨便抽出英文字母,他能告知是第幾個。3歲前子豐已懂加減乘法,可能是看了家裏貼着的乘數教學海報自學。大概4歲,他會寫一些多位加法讓自己消磨時間,也喜歡寫一些數字謎考我們;讀幼稚園時已可坐定定花數個小時去看數學書。」媽媽Emily笑言,囝囝一做數,便很專注。

子豐7歲時也做過IQ測試,平均表現達144。爸爸卻認為數字不能代表甚麼,只提供自己參考,最重要是因材施教。「我們最着重親子時間,平時由媽咪負責伴讀故事、我負責玩,到今天我們仍會攬攬錫錫,無論資優不資優,陪伴都是最重要的一環。」

子豐自細喜歡看科普書,Tom和Emily會投其所好,買許多數學的科普書籍放在家,讓他自己閱讀。因他能力超越同齡約3、4年,故爸爸曾特別物色坊間數學比賽,並會申請高幾年的賽事。「如小一參加小三、小二參加小五及中一比賽。初小時他喜歡幾何和數論(Number Theory),小二時他想閱讀一本數論英文書自學,但他認到的詞彙不多,故我需要逐字逐句去陪他理解。」

與同齡友儕相處

Tom指子豐曾參與兩屆奧數香港隊的選拔賽(先後在小四和小五拿到銀獎和金獎),比賽需要3小時內解答20題奧數題,其中包括小學未教到的幾何、組合、代數和數論題型,他感到題型非常複雜,令他也驚訝兒子能應付。「每次測考是3小時至4.5小時,故子豐事後感到疲倦,他最後答到15條。我拿他的教材來看也感到太深,曾思考到子豐會否有壓力,但卻見他學得津津有味。」

爸爸說孩子的課餘生活跟普通小學生是一樣。「他唸的小學小一時沒有特別的資優配套,故我們也是順其自然,沒有要求學校在數學堂安排跳級,因我們覺得孩子能跟同齡的學生相處也很重要。」而子豐平日放學後先完成學校功課,之後有時間就會去做IMO題目。「成功解決一題會有30分鐘打機時間,或是做打機以外的其他活動。其實完成功課後便是親子時間,在家會做數學題、玩玩具和board game,做自己喜歡的事。」

資優教育學苑正在接受新一輪的學員提名,歡迎學校/家長提名資優生,截止提名期是10月31日,詳情可瀏覽www.hkage.org.hk

編輯︰魏雋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