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致哀 無助喪親者釋懷

發佈時間: 2019/10/11

「R.I.P.」致哀 無助喪親者釋懷

近年不少人習慣在社交媒體留言或發訊,當有人喪失親友,也會透過社交信息致哀,但部分留言用語千篇一律。有學者認為,例牌或無意義的問候應該避免,反而應了解當事人的需要及作出實際支援和陪伴,並持續留意其情緒變化,以助對方走出哀傷。

社交媒體上常見表示哀悼的用語,包括「節哀順變」、「R.I.P.」(Rest in peace,願逝者安息)等等;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智豪研究死亡、臨終及喪親議題多年,認為這些慰問有時過分流於表面或例牌,「說了出口其實可能都不知道意思」,且當事人聽後亦未必能感受到關心。

實際支援和陪伴更佳

他建議,旁人可以了解及關心當事人的需要,從而作出實際支援或陪伴,例如初期處理喪事涉及大量繁複手續,當事人未必能夠自行處理,旁人可以陪同到殮房辦手續或處理葬禮等,到了後期則可以了解當事人情緒和生活變化,如是否可以應付工作、會否恢復社交,以及節日會否有安排,不需熱情邀請,但可表明有需要自己可以陪伴。

陳強調,每個個案情況不一,部分人在事發後或會感到麻木,直至喪禮後發現生活少了個伴,情緒才慢慢顯現,亦有逝者生前與親人仍有爭執,親人或因此感內疚或憤怒。他提醒,旁人不應為哀傷設立期限,有6旬婆婆短期內失去丈夫和弟妹難以適應,2年後仍有情緒,但親戚不理解造成壓力,需接受輔導慢慢重建生活。

記者︰李明佑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