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患癌切乳後難舉高手 物理治療助改善

發佈時間: 2019/10/14

乳癌是女性頭號癌症,該病患者切除乳房後待傷口癒合,因肩關節缺乏適當伸展,減低上肢活動能力,影響日常活動。伊利沙伯醫院物理治療部自去年起指導患者透過物理治療運動,加強訓練上肢和改善血液循環,盼加快復元和達到放射治療抬手幅度的要求。

不少乳癌患者在完成化療、切除乳房後要再做電療,而電療時需維持抬手姿態,幅度目標為最少達120度。伊利沙伯醫院物理治療部高級物理治療師梁家寶表示,患者化療後感到疲倦,加上術後「怕傷口痛唔敢郁」,令肩關節和上肢肌肉軟組織收緊,抬手幅度大減。

術後電療要舉手 愈早達標愈好

65歲劉女士2017年1月確診乳癌,先後接受化療和左乳切除手術,在公院做電療和為期5年的荷爾蒙治療。她形容術後初期傷口痛,未能把手伸到背後扣上乳罩,亦難以穿着「過頭笠」的衣服,要改穿開胸衫。當時她抬手幅度只有90度,未達電療「度位」要求,其後安排做物理治療,如以橡筋帶做肩膊外展和舉高手,兩周密集式訓練後旋即達標,可舉至120度。

梁家寶表示,乳癌患者做電療「唔等得」,因此愈早達標接受治療愈好;她又提醒簡單運動如躺臥床上手握橡皮球,每次30下,每10下休息一次,可於手術翌日開始做,及早運動有助恢復肩膊活動能力。

有病人接受腋下淋巴結切除手術或放射治療後,除疤痕外觀猶如「蜈蚣」,更因淋巴循環局部受阻出現淋巴水腫,手部及手臂易腫脹和感疼痛,減低活動能力。梁表示,可以用人手或機械式按摩儀改善疤痕色澤、血管分布及柔軟度,減低水腫的機會。

編輯:林子豐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