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研儀器持續合成葡萄糖 理大新發明紓糧食危機

發佈時間: 2019/10/18

本港學界再有高質論文發表。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物理學系最近發表3篇研究論文,分別有關可解決糧食及生物燃料危機的新發明、可模仿人類視網膜功能的光電器件設備,及可用於開發新型膜的納米層膜,有關論文刊於《自然》系列期刊。

其中一篇論文是講述應用固定酶微流反應器進行人工光合作用,以能持續合成葡萄糖,解決糧食及生物燃料短缺危機。據了解,葡萄糖是綠色植物生產的基本食物元素,理大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張需明博士及其科研團隊成功複製天然葉脈中的光流體系統,研發出微流反應器,進行自然光合作用過程中最關鍵的二氧化碳固化反應。微流反應器只需極小量的加氧酶,便可持續合成葡萄糖,有關新發明有望應用於工業生產糧食,包括糖、澱粉及生物燃料。

納米層膜可除微污染物

理大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柴揚博士及其團隊,則研發出可模仿人類視網膜功能的光電器件設備,兼備圖像傳感、記憶和前期處理的功能,以此進行圖像識別,準確度和效率均超過現有的人工視覺系統。該項創新發明能簡化電路系統,極具潛力應用於現有仿神經形態的人工視覺系統。

另外一篇論文,則是關於納米層膜。理大表示,膜是半滲透性屏障,可根據其大小、電荷和化學親和力分離污染物;該校應用物理學系Nicolas Onofrio博士及研究團隊以共價功能化的二硫化鉬(MoS2)納米片為基礎,開發出一種納米層膜。新型膜在反滲透條件下運作時,表現出對微污染物和氯化鈉(NaCl)的排斥率分別超過90%和87%。而經此方法產生的功能化納米層膜,較氧化石墨烯膜更穩定。新技術可望應用於開發新型膜,以去除微污染物和脫鹽。

編輯:梁顯庭

美術:顏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