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美團小米「同股不同命」

發佈時間: 2019/10/25

美團小米「同股不同命」

姊妹們,上日提到,近期股市表現比預期好,當中個別板塊,尤其是新股,炒味更十分濃厚。

撇開新股,過去兩年招股時備受熱捧的一批科網股,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她們的業績和股價都陸續見了真章。我在上日的文章中已跟大家檢討了當中7隻股份的表現。

我的姊妹Lucy對於這批股票也很留意,也做了不少功課,我和她在這個話題上談得十分高興。

我們整體談過這些曾大熱的科網股後,便將焦點集中在兩隻「同股不同權」的股票上。我所指的,就是小米集團(1810-W,下稱小米)和美團點評(3690-W,下稱美團)。

美團第2季業績轉虧為盈

兩者之中,又以美團最具話題性,因該公司在年初才公布了一個十分嚇人的2018年全年業績,虧損高達1,154.77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下港股有史以來最大的虧損紀錄。

當然,這所謂過千億元的虧損,有近9成都是一些會計上(非現金交易)的虧損,即是可換股票據的公允值變動(簡單來說就是估值愈高,欠投資者的錢就愈多,但只要發了股票給他們,這個「欠債」就一筆勾銷)。

到了年中,該公司公布第2季業績轉虧為盈後,股價就像脫韁野馬一樣,長升長有。年初至今計,股價已經升了逾倍。

「我知道,美團的主要業務是『送外賣』,為甚麼一隻『外賣股』可以升得這麼厲害呢?真的令人摸不着頭腦!」Lucy對於美團今年以來的升勢感到有點不是味兒。

「從舊經濟的角度,她不錯是一隻『外賣股』,但她是一隻全國性的『外賣股』啊!我的看法是,美團的核心業務(除了送餐外,還有旅遊和酒店相關的訂票服務等)都是內需為主的。從投資角度,內需股確實較受市場追捧。」

「但她之前是蝕錢的,即使今年可轉虧為盈,但估值也是超高呢!」Lucy仍質疑美團的升幅太過分。

「同意,美團的市值已高達5,000億港元,比很多藍籌股還要高,絕對有條件納入恒指成分股呢!如果今年有100億盈利,市盈率可高達100倍!」

「況且,她在第2季才剛錄得盈利,但其實只有8億多,就算以非國際會計準則計,也不過15億元左右,今年要賺100億,難度很高呢!」Lucy對美團的經營瞭如指掌。

「當然,美團的賣點是高增長,當她可轉虧為盈後的一段時間,應仍處於高增長期,我相信,投資者也是憧憬這一點,所以才願意在這個價錢追入。」我嘗試客觀地分析。

小米屬硬件股毛利率超低

「我覺得,雖然大家都是『同股不同權』,但小米的命運就比美團坎坷!」原來,Lucy認為小米的股價較低殘,當今年年中小米跌穿10元時吸納了一些。所以,對於小米跟美團的表現大相逕庭,她感到特別「痛心」。

「我明白妳的感受,美團年初至今升了逾倍,但小米卻跌了3成,一來一回,真的令人很傷感!」我半安慰Lucy說。

「總之就失望,因為論業績,小米比美團更早轉虧為盈。單計第2季,小米已賺近20億元,如果按非國際會計準則計,更賺36億元,比美團有過之而無不及!」Lucy似乎在向我訴苦。

「數字上是不錯的,但問題是,小米在現階段仍然是隻硬件股(幾乎7成生意來自智能手機銷售),加上她的毛利率超低,比起美團,就相差一大截。所以,投資者是不會、也不敢給予她太高估值。」

「妳看如果兩者納入港股通的認可名單後,小米的股價可否追落後呢?」Lucy寄望「北水」可推高小米股價。

「雖然該兩股如能納入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名單內,確實會增加兩者的潛在買家,但最終都要看她們的業績表現,我真的不敢說。」我不敢給Lucy太多寄望。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