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吞嚥困難 軟餐助增重

發佈時間: 2019/11/19

長者吞嚥困難 軟餐助增重

隨着身體機能老化,不少長者出現吞嚥困難,每天需進食糊餐及蓉餐,惟賣相和味道遠不及固體食物,令他們食慾不振,長遠更影響營養吸收。保良局14間安老院舍近年推「流心軟餐」,早前更與港大合作研究,初步揭長者均可進食全份軟餐,9成體重可維持及增加,情緒也見改善。

保良局轄下14間安老院舍逾萬名長者院友中,約3成有吞嚥與咀嚼困難,機構自2014年於轄下安老院推出軟餐,利用增稠劑將液體食物「定型」,成為賣相吸引、可保留食物原味的「軟食物」。

賣相味道勝糊餐 長者食得開心

該機構於今年8月與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合作,開始為期3年的吞嚥安全研究計劃,引入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將食物稀稠度分為8級,包括由第8級食物原狀至第1級稀薄,以協助言語治療師制定吞嚥障礙者的飲食處理方案。

研究團隊利用長者的體重增長、精神狀態及入院次數等,觀察進食軟餐後的健康狀況及生活質素。第一階段先導計劃篩選出7名吞嚥困難長者,分析其進食軟餐2個月後健康狀況;初步揭全部長者均能進食全份軟餐,9成長者因食得開心,體重可維持及增加,情緒亦有改善。

9旬婆婆餐餐吃清 兩周增磅4公斤

現年93歲翁婆婆去年8月入住安老院,她患有腦退化、高血壓及心臟病並有中度吞嚥困難,需進食全糊餐,將魚、肉、菜打碎並攪拌至糊狀,因感食而無味而減少其食慾。翁婆婆其後參加先導計劃,持續2周進食15餐的軟餐,體重由36公斤增至40公斤,每餐亦食「清光」。

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副教授陳文琪稱,現時糊餐的製作沒有統一標準,過硬或過稀對長者都存在風險,如「落錯格有機會令長者感染肺炎及須入院」,引入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可改善相關問題。

保良局主席馬清楠稱,製作軟餐能保留食物的色、香、味、形,讓長者重拾飲食樂趣,盼軟餐未來更可成為「長者米芝蓮」。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