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面頰有點紅!冬天又冷又乾燥,皮膚容易泛紅爆裂,沒有塗潤膚霜嗎?」我問。「塗了還是這樣,是不是熱氣呢?」Elaine問。
「你看你雙手這麼冷,哪來熱氣?」我邊替Elaine把脈邊說,「大雪節氣已到,跟小雪節氣一樣,以溫補為主。從中醫養生角度看,整個冬季都是以進補為主,此時更應進補。」
「像我這個情況,溫補不會令皮膚更乾燥嗎?」她問。
「大雪以補陽為主,同時也可滋腎潤肺,兩者並無衝突!身體以陽氣為主導,陽氣不足,各臟腑的功能都不能有效發揮。所以中醫重視保暖,常提醒大家不要吃喝生冷。」我說。「已沒有喝冷飲了。」她說。
「天氣冷要溫補,較易理解。可是對於溫補,不少人像你一樣擔心,怕補過頭。因為不明白『通』的道理,例如手腳冰冷,很明顯是陽氣不足,氣血不能有效到達末端。這樣看來補陽是不錯的,就是加強動力,推動氣血運行。」我說。「但有些人說吃了補品就不舒服。」她說。
「因為不通嘛。就像馬路,如果有很多障礙物又水浸,駕車可以一味不停加油前進嗎?」我反問。「不能,一衝就撞車了。」她說。
「如果經絡不暢通,氣滯、血瘀都是氣血的障礙物,我們要先行清理,路路暢通,才能溫補得當。脾胃居於身體正中央,脾胃好反映中間能通,所以健脾不可少。」我說。
「那現在吃甚麼才好?」她問。
「滋潤可選雪耳和南瓜。雪耳性平、味甘淡,入肺、胃經,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益氣、補腦、強心之效。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還可加紅棗和生薑。紅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和生薑一起能加強健脾功效。冬天要補,栗子性溫、味甘、平,入脾、胃、腎經,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之效。加豬骨有補腎填骨髓的功效,又能提升味道。」我說。
材料︰南瓜半個、雪耳半個、栗子八粒、紅棗四粒、生薑兩片、豬湯骨半斤。
製法︰一、雪耳浸洗撕成小塊;二、豬骨汆水;三、南瓜去皮切塊;四、所有材料加水,大火煲滾後改細火再煲兩小時;五、最後加少許天然鹽。
(本欄逢周四見報)
原文轉載自etnet《經濟通》
http://www.etnet.com.hk/www/tc/health/index.php
撰文:
陳沛思
註冊中醫,分享中醫養生之道及鼓勵母乳餵哺。
欄名: 食療新意思
-
-
-
海洋公園無暇等旅業復甦 劉鳴煒:新營運模式回歸初心 |
|
-
-
新春留港消費增 年糕銷情疫市升2成 商家折扣加碼吸客 |
|
-
-
「職業治療個人化 提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自理能力」 |
|
-
-
-
「迷你工作室靈活租約 有助彈性創業 疫下殺出新血路」 |
|
-
「類風濕性關節炎致進食困難 注重營養吸收 避免骨質疏鬆」 |
|
-
「註冊藥劑師推介 陳琪、麥雅緻大讚 法國天然療法保健品 預防+紓緩外感初發症狀」 |
|
-
-
「停經針」抑制卵巢功能 未停經晚期HR+/HER2-乳癌擴闊治療方案」 |
|
您也可能喜歡...
-
|
新春年貨大街 開鑼啦! 過千款賀年食品、家居飾品及年花
|
溫補之選:南瓜雪耳栗子紅棗豬骨湯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191212
晴報,陳沛思,食療新意思,生活副刊
溫補之選:南瓜雪耳栗子紅棗豬骨湯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咦,面頰有點紅!冬天又冷又乾燥,皮膚容易泛紅爆裂,沒有塗潤膚霜嗎?」我問。「塗了還是這樣,是不是熱氣呢?」Elaine問。 「你看你雙手這麼冷,哪來熱氣?」我邊替Elaine把脈邊說,「大雪節氣已到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2518290%2F%E6%BA%AB%E8%A3%9C%E4%B9%8B%E9%81%B8%EF%BC%9A%E5%8D%97%E7%93%9C%E9%9B%AA%E8%80%B3%E6%A0%97%E5%AD%90%E7%B4%85%E6%A3%97%E8%B1%AC%E9%AA%A8%E6%B9%AF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518290/%E6%BA%AB%E8%A3%9C%E4%B9%8B%E9%81%B8%EF%BC%9A%E5%8D%97%E7%93%9C%E9%9B%AA%E8%80%B3%E6%A0%97%E5%AD%90%E7%B4%85%E6%A3%97%E8%B1%AC%E9%AA%A8%E6%B9%AF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515000/2518290/fb_1212_012_20191212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515000/2518290/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2518290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