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晴報專訪】骨癌截肢崩潰怪責父母感內疚 少女自強抗癌:多謝冇嫌我陀衰家

發佈時間: 2020/01/14

在17歲正值盛放之年,少女鄭泳珊(Suki)卻突然被骨癌纏上,一家人頓時感到晴天霹靂。雖曾因劇痛難忍而想過放棄,但幾經爭扎下,她痛下決定,切除左腿保命,並積極接受治療,手術後更學習如何「一腳走天涯」。如今兩年過去,在鬼門關走過一圈的泳珊更添成熟。回想兩年的抗癌路,19歲的她內心充滿感恩,更希望將來與義肢配合得好後,可與熱愛長跑的母親一同並肩作戰。

{{hket:inline-image name="suki140120205.jpeg"}}{{/hket:inline-image}}

泳珊在鬼門關走過一圈後更添成熟。(羅灝駿攝)

泳珊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她2017年9月中六開學不久突然感到骨痛難忍、坐立難安,經檢查後赫然確診骨癌;因在盆骨位置有巨大骨瘤,同年11月更獲醫生告知,要切除左邊盆骨及左腿方能保命,

「聽到後即刻想喊,但我看到身旁的爸爸出晒冷汗,仲係咁喊、係咁喊,於是我就忍住。我第一次見到爸爸喊。」

{{hket:inline-image name="suki140120202.jpeg"}}{{/hket:inline-image}}

泳珊截肢後獲家人貼心照顧。(受訪者提供)

由於不甘心甚麼都沒經歷過便離開人世,考慮4個月後,泳珊痛下截肢決定,並於2018年6月初接受切除手術。手術回家後,泳珊的生活可謂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由於盆骨遭切除,更需以造口來排便。

那時仍未安裝義肢的她,要努力適應生理上的改變,幸生活上事無大小都獲父母、13歲弟弟,以及兩名分別6歲及7歲、寄養在他們家的小弟弟及小妹妹的幫助。由於行動不便,她便憂心起來,

「咁後生都咁,老咗點算?一個人點算?搬搬抬抬搵邊個?跌親又點算?」

{{hket:inline-image name="suki140120204.jpeg"}}{{/hket:inline-image}}

泳珊坦言現時所用義肢並不舒適,使用後不能站立或坐下太久。(羅灝駿攝)

除了生理上的改變,泳珊心靈上亦變得脆弱。她直言,自己當時變得「玻璃心」,怕「嚇親人」而不敢出街,有時更會因情緒低落而忍不住「爆喊」。而且,她更會怨天尤人,甚至怪責父母為何要生她出來,

「會覺得全世界最慘嗰個係我,有同過父母講『你生我出嚟搞到我咁,做乜生我出嚟』嘅傷人說話,但父母『硬食』冇話返我。我嬲完後覺得自己錯得好離譜,佢哋仲要時不時同我道歉,我真係覺得好自責,向佢哋喊住講對唔住後,大家攬住一齊喊。」

{{hket:inline-image name="suki140120201.jpeg"}}{{/hket:inline-image}}

泳珊表示被母親(圖)長跑時展現的堅毅感染到,希望將來可以一同並肩作戰。(受訪者提供)

兩年來的抗癌路,她笑言自己多次「天人交戰」,反覆想過放棄治療,「自殺又做唔出,算啦,跟埋個療程先。」有了信仰後,她保持著正念,加上家人一直在旁陪伴她,才能跨過一個又一個難關;而她的病亦令一家人更團結及齊心,彼此亦學習要互相扶持、不捨不棄,

「因為家人係有愛。好多謝佢哋,父母冇覺得我『陀衰家』,爸爸甚至講過『將來我養你』,我知佢講得出就一定做得到,真係好感激佢。我體會到自己唔好咁快認輸,同埋有種唔甘心,覺得唔好成世都靠父母支援。唔好話回唔回報,至少唔好再畀負擔佢哋,希望佢哋唔好再擔心。」

{{hket:inline-image name="suki140120206.JPG"}}{{/hket:inline-image}}

泳珊指患病後朋友、同學未有疏遠她,更會到醫院探望她。圖為泳珊(前右一)患病前與同學的合照。(受訪者提供)

對於家人的付出、醫護人員的努力,以及兒童癌病基金的社工、院牧的幫助,她十分感恩,

「健康唔係必然,而失去嘅亦非只有壞結果。我發現雖然有場大病,身體上冇咗啲嘢,但係同好多人嘅關係聯絡深厚咗,真係好感謝!」

{{hket:inline-image name="suki140120203.jpeg"}}{{/hket:inline-image}}

泳珊認為面對困難時,最重要的是「自強」。(羅灝駿攝)

經歷生死後,泳珊表示自己獲益良多,學習到堅持、不輕言放棄,凡事珍惜,思想上變得更長遠、做人更有目標,並多了一份幫助別人的使命感。因病而無法上學並錯過DSE的她,目前在休養的同時,正積極備戰今年的DSE。她希望能考入大學,將來當上社工,在心理上扶持其他有需要的人。

她又寄語同路人,以及目前正面對困難的人士,最重要的是「自強」,

「自己嘅心靈要夠強大,父母都有年老嘅一日,朋友都可能會成家立室冇時間陪你,社工又可能有其他工作要做。所以要保持住『唔甘心』,諗一諗有咩未做、有咩想做,那怕只有一樣,都可能成為跨過、克服難關嘅動力。」

 

撰文:李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