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扣稅就着數?買自願醫保要睇真

發佈時間: 2020/01/16

現時每名購買自願醫保計劃的保單持有人每年最多可有$8,000元保費作扣稅之用,這無疑是市民投購自願醫保產品的一大誘因,但即使有扣稅「着數」,消費者委員會就提醒已備醫保的市民:轉定唔轉,有「着數」先至好轉(保)。

政府的自願醫保計劃分為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消委會日前檢視市場上所有標準及靈活計劃後,指出各標準計劃的保障範圍及保額雖已是「套餐」,但保費相差卻可高逾2倍,而靈活計劃的每年保額則由$42萬至$3,000萬不等,相差更逾70倍!

三分一標準計劃不設其他保障

現時的標準計劃設12個項目,保額劃一,為投保人提供基本保障,但市面約有三分之二的計劃會加入其他保障,例如身故保障或住院現金津貼等,而毋須額外繳費,其餘約三分一計劃則不設其他保障,保障範圍卻完全相同,而個年齡組別的保費,相差更逾2倍。

自願醫保的「套餐」有標準還容易比較,但可加入其他保障項目的靈活計劃,例如腎臟透析(俗稱「洗腎」)、緊急門診治療或家居看護保障等,卻更難直接比較,例如即使基本保障項目會全數賠償,但大部分靈活計劃的投保人仍須選擇俗稱「墊底費」的「自付費數額」選項。同一個計劃,自付費數額愈大,保費就愈便宜,反而選擇毋須自付費的選項,須繳付的保費就較高。

仔細比較不同保單再選購

市場上約有三分之二的靈活計劃只設港元保單,其餘則提供港元或美元保單的選擇,不但保單的貨幣並沒有劃一,年繳保費更因保障範圍及限額各有不同,保費差距更可逾13倍至15倍!計劃差異大而且多,單以「扣稅有着數」去思考,未免過於簡化這個用以保障自己健康的計劃。

其實,保單可被視為投保人/納稅人與保險公司訂立的一份合約,合約細節或因(受保)人(情況)而異,在個別項目的保額方面,例如非手術癌症治療、住院前後及日間手術前後所涉及的門診保障等的差異同樣很大,投保前必須小心比較,按需要及負擔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計劃。

事實上,一般投保人都需要保險專業人士進一步闡釋保單條文,為免有需要時因誤解而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大家投購任何保障計劃前,包括自願醫保,還宜先向可靠而專業的保險專業人士查詢。

資料來源:消委會

撰文:高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