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黎小田壓力下成長談起

發佈時間: 2020/02/19

從黎小田壓力下成長談起

著名音樂人黎小田早前逝世,享年73歲。他的成長過程,令人想到如何培養年輕人才是適切。以下是小田的母親楊莉君大姐,生前訴說的真人真事。

小田遺傳了父親黎草田的音樂才華,但父親希望他學習古典音樂,他卻喜歡流行音樂,尤其喜歡跟薛家燕、馮寶寶等小朋友,一起彈結他唱歌。有一次,父親一時激憤,把他的結他打得粉碎。幸好,祖母對他十分理解,給他買了新的結他,可是父親再次把結他打碎;如是者,一共打爛了五個結他。

但小田仍然決心學習流行樂,於是一面應父親要求,學習古典音樂的基本功,一面靜悄悄地在外學習流行樂。最後他遇上顧嘉煇等音樂大師,不斷磨練,終於成才,更與父親和好如初。

他的故事,令我想起另一位接受過採訪的天才——多年前曾在電視節目現場表演快速計算的「神童輝」羅文輝。那時候,人們形容「他的計算速度快過計數機」。可惜後來在揠苗助長之下,反而不能發揮他的數學天才,最後消聲匿迹。我把他們的故事寫成小說《天才飛與棺材淚》,意思是︰得到適當的培養,天才就可以飛上青天;否則就在棺材裏流淚。

天才兒童的教育問題,引起人們對資優兒童的關注。美國哈佛大學發現,不少中國兒童擁有高智商,曾跟北京的名校第八中學合辦資優學童班。他們採用的不是催谷的課程,而是因材施教,按照不同學童的特點,讓他們在引導和規範之下自由發揮,結果很多學童都能成材。

哈佛的專家還總結了一句名言,就是「犯輕微的錯是孩子的權利」,不要因為他們犯了小錯就不斷指摘,不給予醒悟的機會。多年前,香港還有專門的資優學校,但如今的教育制度卻偏向規範化,容易把青少年視為叛逆。這是否應該全面檢討呢?(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劉銳紹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