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聲樂媽媽育兒心得 家中自學12首兒歌開始

發佈時間: 2020/02/19

家長習慣把學習外判給坊間機構,但小朋友又是否真的學得好?聲樂老師吳頴姿認為,培養幼兒音樂方法很多,然而大前提是父母自己也要喜歡音樂,並肯參與和陪伴,那會比只參加坊間的親子音樂課程來得更有效。

吳頴姿(Faith)是全職媽咪,因為在家教唱歌,故2歲囡囡恩霖常能耳濡目染,並會模仿。她笑言,雖然自己是老師,但不會把音樂當作課程去教女兒,而是去感染她。「首先不會硬要她一定要喜歡音樂,未來她學不學樂器,也沒所謂,但我都會給她音樂環境。」

Faith笑言過去試過在家播古典音樂及自己擅長的歌劇,但發現囡囡聽歌劇會驚,並不太享受,於是減少播放,而改為播多些卡通歌。「其實只要小朋友開心,不管甚麼音樂類型,都可以讓他們接觸!每一個孩子是有喜歡和不喜歡的音色,家長平時可以在Youtube上找尋不同樂器的演奏,讓小朋友多聽。有機會便帶他們去琴行,接觸不同類型的敲擊樂器,一樣一樣試,再觀察他們喜歡甚麼。起步要開心,開心才容易繼續,故不一定很快鎖定要學某樣樂器。」

不要否定孩子亂拍

作為聲樂老師,Faith常唱歌劇,但教女兒時需要用回最簡單的5音階兒歌,她強調父母無論是否有把靚聲,總是可以教到孩子唱歌,重點是自己要喜歡並樂於唱。「唱歌一定可以幫助建立節奏感,小朋友喜歡媽媽的聲音,跟小朋友唱歌,父母會見到他們的模仿力與創意愈來愈提升,例如能把歌仔變奏、自創拍子,大人可能覺得小朋友在亂拍,但也不要否定,因為亂拍也是他們表達的一種方式,只是大人不明白而已。」

她謂自己沒有太複雜的教材或深奧方法,一開始也只是用一本12首兒歌的歌書,每次教女兒唱歌時,會安排寧靜的環境、關掉電視,以免小朋友分心。「我先上網唱熟書中的歌,然後天天都唱,先是由我指着歌詞來唱,她才會明白文字可以變成音樂一部分;兒歌內都有模仿動物聲的形聲詞,當小朋友開始專注,我便可以教她合唱,輪流我一句她一句,或由她負責唱形聲詞,增加趣味。因合唱時小朋友要聆聽,要懂得加入互動,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專注。」

Faith在保加利亞取得聲樂碩士,故她笑言也會教孩子用意大利文、保加利亞文、普通話數1至20。「可能她很早學唱歌,所以她也很容易領會那些音的分別。」

學樂器要用拖字訣

很多父母會讓子女參加音樂啟蒙課程,在課堂上用律動遊戲認識音樂,Faith也曾帶女兒參與過,但感覺效果不佳。「原因是老師是外人,孩子要跟住做,會緊張及不夠放鬆,故我發現自己教她,她吸收更好更快,之後便沒有再去學。」

她同時建議父母,若孩子提出想學某樣樂器,也不要馬上答應,而要用拖字訣。「要讓小朋友等,有時間沉澱及渴望,之後才會珍惜。」教學多年,她謂見過有學生因父母壓力來學音樂,而最終放棄學習多年的音樂成果,故她不贊成由父母決定子女學音樂的方向。

撰文︰胡麗珊

編輯︰魏雋

美術︰梁政敏

攝影︰黃建輝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