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魚生寄生蟲】魚生寄生蟲近40年間激增283倍 專家教你3招防誤食蟲落肚

發佈時間: 2020/03/24

日本料理中的魚生及刺身一直是港人最愛美食之一,但美國有研究結果發現,在魚生上的「海獸胃線蟲」數量在接近40年間暴增283倍。有外國專家指,一旦誤食「海獸胃線蟲」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建議食用前可先檢查魚生自保。

近40年間「海獸胃線蟲」暴增283倍

據外國媒體報道,美國華盛頓大學於3月19日在《Global Change Biology》雜誌上發表一項魚類寄生蟲分析的研究結果,發現「海獸胃線蟲」數量在1978年至2015年,38年之間暴增283倍。華盛頓大學水產與漁業科學助理教援伍德(Chelsea Wood) 指,暫時不肯定線蟲暴增的原因,估計與氣候變化、肥料及洋流產生的養分,或海洋哺乳動物的數量增加,都是潛在原因。

這種線蟲呈白色長條狀,身長一般約2厘米,會在海洋哺乳動物的腸道中繁殖,透過它們的糞便釋放到海洋中,孵化後感染小型甲殼類動物及進食甲殼類動物的小魚,以及以進食小魚的魚類。當人類和海洋哺乳動物進食含線蟲的魚時,都有機會受到感染。

報告指出,雖然線蟲對人類健康風險較低,但誤食「海獸胃線蟲」會侵入腸壁,並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與食物中毒類似症狀。伍德表示,由於多數寄生蟲都可以從肉眼所見,因此他建議以下方法減低進食機會。

1.食用魚生前先用肉眼觀察
2.進食前可將魚生切開一半,檢查有沒有寄生蟲

另外,台灣的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曾指出,「海獸胃線蟲」等寄生蟲經零下20℃冷凍或80℃以上高溫烹煮後通常可殺死。

醫生: 或難憑肉眼發現魚肉有蟲

不過,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醫生曾指出,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海魚,主要有機會感染海獸胃線蟲和某些裂頭絛蟲。惟消費者不一定可以憑魚或魚肉刺身的外觀判斷是否帶有寄生蟲,因為在顏色、氣味及味道等都不一定有異樣,除非寄生蟲大得單憑肉眼已可看見。

黃醫生又指,感染常見的海獸胃線蟲後,會出現以下症狀:

  • 如影響胃部,進食後1至12小時內會腹痛、噁心、嘔吐或發燒等,部分人更會出現皮疹。
  • 如影響小腸,會在5至7日後腹痛,幼蟲會穿透並進入胃壁或腸壁,嚴重可致腸胃穿孔及進入腹膜。
  • 部分人會出現過敏反應,例如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或休克等。

撰文︰潘迦晴

最新口罩供貨消息:

【不斷更新】口罩最快明日有貨 各大商戶最新供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