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儀博士
唐文儀博士

頭暈或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症狀

發佈時間: 2020/04/27

頭暈或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症狀

A女士早前因頭暈入過急症室,被處方止暈藥,服用後曾有好轉,但最近又不時頭暈,發作次數增加。她說︰「我患有耳水不平衡,聽說此症好難醫得好。」筆者對A女士進行詳細問診及臨床檢查後,發現她側臥時頭暈特別嚴重,頸肌過緊,有偏頭痛、耳鳴、噁心、畏寒等症狀,屬於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的體質,給她診斷為椎動脈型頸椎病,而不是她口中所說的耳水不平衡。

甚麼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簡單來說,頸部的椎動脈負責供血給腦部,當椎動脈未能正常地供血,腦部便會因血流不足而引發頭暈,這便是椎動脈型頸椎病。隨年齡增長,人體氣血漸衰,加上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現代人或因飲食不當、過於勞累、精神壓力導致肝腎不足,肌肉、筋脈好容易發生毛病。長期不良姿勢亦會引致頸椎退化,對椎動脈或椎神經造成壓迫,都會造成椎動脈供血不足的情況。

患上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病人容易眩暈,尤其是每當頸部突然旋轉時,頭暈、頭痛加重。還有可能出現聽力衰退、耳鳴、作嘔作悶、胸痛、多汗或無汗、視力減退、神經衰弱等。中醫講求辨證論治,病人的體質不同,出現的症狀有分別。肝腎不足者有腰膝痠軟、手腳冰冷;氣血兩虛者的面色瘡白、身疲乏力;肝陽旺盛者性情急躁易怒、容易面紅、失眠。

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通過針灸和舒筋活絡手法,主要取穴位在風池、風府、百會、大椎等,從而放鬆頸項部痙攣的肌肉,減輕疼痛,並有效紓緩頭痛、頭暈、耳鳴、噁心。同時配合中藥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治療期及康復後加強對頸部肌肉的功能鍛練,有助預防復發。(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唐文儀博士 註冊中醫師
欄名: 中醫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