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慢性病患者『疫』境自強」

發佈時間: 2020/04/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確診個案不斷攀升,惟醫學界對新病毒掌握的數據有限,短期內亦未必能夠研發特效藥及疫苗,故免疫力將成為抗病關鍵。有家庭專科醫生指出,長期病患者及長者在這方面的確較「輸蝕」,一旦打開了免疫之門的缺口,病毒便有機會隨時入侵而引發嚴重併發症,甚或會增加死亡風險,大家必須加倍留心。

{{hket:inline-image name="ok_DSC_9683.jpg"}}{{/hket:inline-image}}

▲國際組織也陸續發出指引,提醒長期病患者於疫情期間要提高警覺。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彭少良表示,冠狀病毒是人類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疾病;但因為病毒「變種」後其傳染力及毒性也加強了,甚至有機會奪命,大眾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以飛沫或觸摸口鼻分泌物為主,佩戴口罩有助阻隔飛沫,但其實空氣中的飛沫會停留在物品上並存活可能超過廿四小時,若雙手接觸過病毒再觸摸眼、口或鼻,病毒仍有機會經黏膜進入體內。」新冠肺炎的病徵與上呼吸道疾病極其相似,包括發燒、喉嚨痛、乾咳等,只是發燒日數一般較長,這也增加了醫生確診的難度。「可幸的是家庭醫生與病人的醫患關係較長久,對病人過去的病歷亦較清楚,當發現有不尋常病徵時,可以立即篩查及進行測試,有助加快確診。」

長期病患 倘感染風險高

彭醫生提醒,新型冠狀病毒無孔不入,尤其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更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膽固醇、糖尿病、肺病或腎病等長期病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較弱,一旦不幸感染新冠肺炎,身體未必有足夠資源去抗病。而且在用藥上亦較有難度,有可能會出現藥物相互作用或引發其他併發症,如心肌炎、心肌梗塞、腎衰竭、肝衰竭等,嚴重者更會導致死亡。」

{{hket:inline-image name="MSD0427a.jpg"}}{{/hket:inline-image}}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截至2月11日)的資料顯示,新冠肺炎死亡率約為2.3%,但若患者同時患有以下表列之疾病,死亡率將會大大增加。另外,年齡亦是增加死亡率的風險因素,40歲以下的患者死亡率少於0.4%,但70-79歲則升至約8%,到80歲以上更有14.8%,故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同屬高危一族。

病毒在全球大流行,截至4月27日,世界衞生組織公佈全球確診人數超出280萬宗,死亡人數更高達19萬人而暫時仍未見有完結的跡象,若自知是高危一族又應如何自保?「面對未知的新病毒,本港市民的防疫意識明顯提高。除了做好個人衛生,佩戴口罩、勤洗手、沖廁時蓋上廁板外,亦應減少聚會,並按照世衞的建議保持最少一米社交距離。」彭醫生續稱,醫學界仍未有特效藥或疫苗出現,故免疫力始終是抗病的基石。「長期病患要控制好自己自身的病情,定時監察、覆診及服藥,即使不幸感染也有足夠資源抗病。」要控制病情,藥物是重要一環,但疫情期間不少病人也抗拒到醫院、診所,故彭醫生也實施相應措施,盡量簡化覆診程序。「我們建議病人即使未能親身覆診,也應以電話或視像應診,讓醫生作出專業判斷。情況穩定者可以考慮找家人配藥再自行監察,有需要見醫生者亦毋須過份擔心,只要做好個人防禦措施即可。」

{{hket:inline-image name="MSD0427d.jpg"}}{{/hket:inline-image}}

均衡飲食 防抗疫後遺

彭醫生提醒,居家抗疫固然重要,但更要留意「隱形陷阱」,以免因疫情而成為隱藏三高病患者,成為了抗疫的後遺。「疫情期間大部分娛樂、社交也被截斷,難免會產生鬱悶情緒,加上部分市民經常在家工作(WFH),容易暴飲暴食、缺乏運動,故抗疫期間也要維持健康的飲食模式,三低一高(即低脂、低糖、低鹽及高纖維)、避免進食加工及即食食品。留家期間亦可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如太極、瑜伽等,盡量保持心境開朗,疫情始終會有一天過去。」
 

{{hket:inline-image name="MSD0427b.jpg"}}{{/hket:inline-image}}


家庭醫學專科 彭少良醫生

為鼓勵市民認識健康資訊,此專欄由MSD支持印刷
HK-ATO-00056 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