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全身泥濘恐失溫亡 南極暖化驚現「血」企鵝

發佈時間: 2020/05/08

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率先受害的可能是各種野生動物。早前有科學家赴南極進行考察,錄得破紀錄的攝氏20.75度,因此出現「血雪」現象,由於冰雪融化,企鵝沾滿泥濘,看起來就像全身染血一樣,更有機會因失溫而死。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Frans Lanting年初往南極洲時,西摩島錄得攝氏20.75度,是南極地區氣溫有史以來首次突破攝氏20度。由於高溫令冰雪融化,露出低下的泥土,泥土再與雪水造成一片泥濘,令阿德利企鵝(冰企鵝)全身染「血」。阿德利企鵝在南極洲的極寒環境中成長,是企鵝家族中在冰雪上逗留最長時間的品種。隨着環境升溫,牠們卻需要學習如何應對不同環境,尋找新棲息地。

Lanting指全球暖化會步步進逼地剝奪牠們的生存空間。冰雪融化,降雨量增加,雪地混合着泥土及鳥糞,令到企鵝本來白色的皮毛變黑。小企鵝在皮毛濕透、沾滿泥巴的情況下,更有可能影響牠們的保溫效果,最終有機會失溫而死。

極地雪藻表露 呈現「血雪」

烏克蘭國家南極科學中心在社交平台貼出在南極韋納斯基地拍攝的照片,可見地上的白雪都變成「血雪」,中心指經顯微鏡觀察鑑定發現是因「極地雪藻」而起。

極地雪藻本來在雪地中生長,冬天冬眠會處於休眠狀態,並被白雪覆蓋着。極地雪藻一般於晚春或者夏季吸收融化的雪水,開始迅速繁殖和聚集,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高山和極地地區。

幼期的極地雪藻有葉綠素,因此為綠色,成熟後因為含有蝦青素而轉為橘色、紅色。蝦青素能夠吸收許多能量,並融化更多雪,吸收雪水後繼續繁殖,意味加速氣候變遷。早在西元前3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已發現血雪,亦有人將這現象稱為「西瓜雪」,近年全球暖化增加血雪出現的頻率。

擰樽蓋撕膠袋 釋微塑膠恐礙健康

澳洲有科學家發現,撕開塑膠包裝、擰開膠樽蓋等簡單動作,原來會產生微塑膠,有機會被人體吸收,影響健康。

紐卡斯爾大學全球環境修復中心的華裔研究員方程及其團隊,首先監測撕開朱古力包裝、扯開封口袋,以及擰開膠樽蓋的過程中產生的微塑膠,再透過顯微鏡觀察及化學測試。結果發現在過程中,每300厘米的塑料會產生10至30毫微克的微塑膠,當中以碎片和纖維居多,大小由1微米至5毫米不等,視乎其硬度、厚度或密度不同。團隊指研究顯示打開塑膠包裝等日常活動,亦可能是小量微塑膠的來源。惟其風險、可能含有的毒性,以及被人體吸收的方式仍需作進一步探討。研究結果刊登於英國學術期刊《科學報告》。

編輯︰吳浩南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