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雙面刃

發佈時間: 2020/06/03

防疫雙面刃

開門七件事,近期首推口罩和消毒用品,很多人都儼如專家,對口罩規格瞭如指掌。那麼這塊9cm乘17cm的小小防護罩,是由何時開始應用的呢?一般認為現代外科口罩的誕生,源於醫學界對微生物的了解。1861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確認了空氣中存在的微生物可以令物質腐壞,是致病元兇。由此醫學界開始注重外科手術的消毒要求,例如醫生要穿上白袍、手術工具要經高溫消毒,可是間中仍有病人受細菌感染。

到了19世紀末,專家再發現,醫護人員做手術期間交談,都可能導致病人傷口發炎,於是德國外科醫生米庫利茲提倡,手術人員要用多層紗布遮掩口部,這就是西方醫學文獻中口罩首次登場。

百多年後的今天,外科口罩普遍以不織布製造,阻隔飛沫和細菌的成效,當然比紗布完善得多,但問題是不織布根本不是布而是塑膠!在醫院,使用過的口罩屬於醫療垃圾,會統一送往專用的焚化爐銷毀。至於一般市民棄置的口罩,則會混合在家居垃圾裏,再送往堆填區。不織布無法自然分解,即使經陽光暴曬後碎開,都只會變成微膠粒,最終混入環境之中。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多國,造成公共衞生危機,誠然我們別無選擇,惟有同心協力先打好抗疫戰,疫情早一天結束,單是香港每天已可以少用幾百萬個口罩。

以後必須汲取教訓,從源頭堵截下一次疫情;此外,也寄望會有更環保的口罩應市,一同減輕地球的負擔。

(本欄逢周三至四刊登)

撰文: 黃思蘅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