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寓遊戲於學習 親子自製童版防疫圖冊

發佈時間: 2020/06/10

中、小學生繼續復課,小朋友完成功課後,父母會否考慮利用抗疫繪本與孩子寓遊戲於學習?喜愛閱讀的職業治療師媽媽雷珊珊,近期因在家工作,發現網上推出大量防疫繪本及小冊子,便配合疫情新聞跟囝囝一起學習大數據圖冊製作。

雷珊珊育有讀小一的囝囝和一歲女兒,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她觀察到不同界別都推出免費防疫繪本,供家長下載閱讀,覺得是不錯的親子育兒教材。「小冊子有不同的表達,大多以圖文等方式,偏向資料性,如會解釋病源、指導兒童防疫措施等。初期有些小冊子的畫面令人感覺比較緊張,近期有兒童文學作家的創作,用故事凝聚小朋友正能量。我比較喜歡李揚立之醫生的繪本,他用小動物作角色表達故事,較有童趣,並附有填色冊。」

釐清囝囝的疑問

她謂疫情下在家工作,跟小朋友會有角力,但珍惜一起相處和學習的時光。「疫情是全方位影響家庭,社區也發生不少變化,對小一生來說,他們會有很多問號。我們大人的隱憂也不時表現出來,影響小朋友,因此萌生和他閱讀防疫小冊子、繪本的想法,繼而開始製作童版防疫圖冊,釐清孩子擔心的問題,並提升學習動機。一來我可一起去實踐腦圖、流程圖的應用,二來可了解他掌握哪些知識、想法或擔心,也希望跟孩子建立共同話題。」

小恩諾的夢想是做醫生,他謂自己聽得最多是染疫數字、密切接觸者及隔離營,也發現爺爺因疫情關係少來了探望,並且其居住大廈的電梯,貼滿要戴口罩等要求。

被孩子問題難倒

恩諾本身喜歡閱讀,會問媽媽一些較深入問題,例如:這個病真的由蝙蝠而來?點解這世界會有病毒?之後會否再發生?點解政府給這病毒設計這個名字?我們可以怎樣保護自己生存下去……。「有些問題非常難答,例如是否上帝讓病毒出現?我直接回答他:其實媽媽也很想知道。」

雷珊珊強調利用不同工具書,歸納了多個兒童版的圖冊,孩子掌握到流程圖上不同符號功能,如「屋子」框住基本衞生的要求,可表達「要重覆至疫情結束」的意思。

她笑謂疫情資訊背後其實充滿大量數據,例如中外染疫人數進展,已可變成合成圖去處理,令人一看便明白。「今天小朋友的學習模式,跟我兒時大大不同,資訊圖表是將信息轉化為圖像的表達方式,能快速、清晰地將信息及數據或知識演繹,內容也較吸睛,讓大家很快接收到信息及加強記憶。這是未來一代了解世界的方法,我也積極想學會這些圖像技巧,當然想小朋友學得快。」

雷珊珊又指,若沒有停課,不會看到兒子有能力去理解和討論世界議題,以及學習利用邏輯去繪製腦圖和流程圖,並可跟自己分析他的興趣範圍。「教他繪製腦圖、流程圖時,我也學會很多東西。」

門上創作有創意

談到自製防疫圖冊的過程,她解釋小朋友初時在門上畫,比較開心自由,而且有多些空間發揮,期間她配合不同的貼紙,方便他隨時撕貼再改,直至慢慢理順出邏輯,完成圖表。「我們很有成功感,當中學會善用工具書、疫情小冊子,更到外面觀察社區變化,並拍下照片回家剪輯。孩子經驗到知識原來可以用繪圖方法表達,也是很有趣。期間我只是提示一下,主要是他自己畫自己問,過程是開心的,沒有壓力!那不是功課,而是親子間的交流。」

撰文︰胡麗珊

美術︰Simon

攝影:陳靜儀

編輯:黃寶恩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