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閱讀,我香港,我街道

發佈時間: 2020/06/12

我閱讀,我香港,我街道

全球疫情大流行期間,為了保持社交距離,大家都留在家中,盡量避免外出旅遊,或多或少造就了多一些閱讀時間和空間。雖然未能親身遊歷各地的建築、街道和城市面貌,但趁此時機大家不妨閱讀香港建築中心推薦的書籍,儘管不能一窺全豹,也能從書本上領略建築、城市背後的點滴故事和夢想,暫時望梅止渴。

由香港文學館主編的《我香港,我街道》,從不同的角度、面相與經驗,透過54位跨世代香港作家的足迹,呈現出繁複又多姿多采的街道故事、人事聚散。雖然它所環顧港九、新界的街道歷史,未必是波瀾壯闊,但是文學的紀實性,與散文、小說、詩歌等不同的文字載體可以補敘不足,梳理脈絡。在時間和土地的夾縫之中,學習如何理解一座城市,想像城市的不同可能性;在不斷過渡的城市空間,細味如何衍生出歷史百態。

本書分為港島、九龍、新界三大篇章,沒有特定次序,亦非連續的小說,所以隨時看完莊士敦道的生活點滴,便回到過去,了解四環九約與當年疫症的關連;接着又可過對面海,沿着西洋菜街信步感受既多元又包容的公共空間;再途經土瓜灣道,體會TWG Tea創辦人印度梅真尼家族(Manoj)曾在此發迹地經營製衣業;再北上探索慎終追遠、凝聚鄉情的元朗大馬路……讀者可自組一條香港文學旅遊街道地圖,或許可以拼貼一幅又一幅穿梭歲月、各街道的當年面貌。

看完數十篇後,發覺某些街道巧合地在同一時間軸上,當下立即折回,感受不同街道同一年代下的生活真實況味,細味載浮載沉的集體回憶,將歷史故事與人民情懷刻在大地上的靜謐年代記。正如鄧小樺於編者序中所言︰「本書文類混雜,包含散文、小說、詩,正是希望能更完整地呈現文學在地方營造方面多維度的可能性。」

讀完此書感觸良多,去年中旬伊始,香港發生巨大的變化,是源於地域、制度、階級、身份認同的差異?還是一種核心價值與生活方式的選擇?香港主要街道衍生另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軒尼詩道、夏慤道、彌敦道頓成市民訴求的空間、社會運動的舞台。(閱讀建築篇之一)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