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男子針灸後腳背紅腫無法行走 疑傷口細菌感染險釀敗血症

發佈時間: 2020/06/16

身上有傷口切勿掉以輕心。台灣一位男子接受針灸後,疑因針灸傷口細菌感染,引致蜂窩性組織炎,令腳部紅腫疼痛,無法行走。有醫生提醒,針具不潔會增加傷口細菌感染風險,而對於免疫力差人士或糖尿病患者,更較易出現感染情況,嚴重更可併發敗血症。

綜合台媒報道,台灣一名年約40歲男子為調養身體,接受針灸治療,最初幾次並無異樣,惟上周針灸後腳背紅腫,原以為因蚊蟲叮咬所致,惟腳背越腫越大,甚至痛得無法行走,始趕緊求醫。

經醫生檢查證實他患上「蜂窩性組織炎」,疑細菌沿針灸小孔入侵,造成細菌感染,男事主住院期間接受抗生素藥物治療後,傷口逐漸好轉。

台灣急診科醫生陳永昌表示,皮膚一旦有傷口,細菌便容易入侵皮膚下層,若本身免疫力差或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就可能會造成皮下組織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他續指,被有毒性蚊蟲叮咬,或是其他穿刺行為(如打針、針灸等)所造成的小傷口後,均可因身體免疫力下降或針具不潔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傷口惡化更可併發敗血症。

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因素

  • 有毒性的蚊蟲叮咬
  • 打針、針灸等穿刺行為
  • 意外致皮膚破損
  • 皮膚狀況差(如濕疹、乾癬、皮膚龜裂等問題)

由於蜂窩性組織炎為局部細菌感染,通常會先以口服抗生素治療,若情況太嚴重或無明顯改善,則需住院接受針劑型抗生素治療。急診部主任鄧學儒呼籲,受傷後別輕視,應及時清潔及消毒,以降低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機會,一旦傷口出現紅腫、熱、疼痛等症狀,就應該立即求醫。

中醫:針灸傷口一般在15分鐘內癒合

註冊中醫師嚴耀堅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中醫施針前一般會用酒精或碘酒消毒,施針後再用乾綿球止血,然後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針炙位置,故一般針灸後毋須特別護理。他又指,中醫使用的針具直徑約0.25至0.3毫米,一般而言傷口會在15分鐘內癒合,產生感染的機會較低,

「如果做放血性治療或火針治療,傷口會較大,但中醫施針前後都會消毒,亦會搽萬花油防止傷口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機會相信較低。」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娛樂資訊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 

撰文:陳樂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