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廣彩大師X陶藝家畫出傳承之路 傾囊相授 保存技藝

發佈時間: 2020/07/03

傳統工藝瀕臨失傳,本地師傅大多已步入暮年,又或藏技不外傳,如何挽救、傳承將是當代的一大難題。幸而尚有有心人默默耕耘,廣彩工藝大師何廖綺玲及本地陶藝家嚴惠蕙就雙劍合璧,攜手加入「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向學生傾囊相授廣彩技術,冀可將技藝傳承下去。

何廖綺玲擔當計劃中的傳統師傅,有10年廣彩經驗,主力教授學生技術。她說因拜訪粵東磁廠而對廣彩產生興趣,其後為拜師學藝,摸過不少門釘,「廣彩師傅少,就算找到亦因年事已高而拒收徒;師傅亦不會手把手教,只得跟在身後偷師。」

她又說,對比西洋彩瓷依賴工具畫成圓形,廣彩則要徒手繪畫,看似從簡,其實更考工夫。她續指製作廣彩工序繁複,而且不容易掌握,幸而她有板畫經驗,絲網印刷與貼花紙類似,學藝時方可漸漸上手。何廖綺玲坦言,由於課程時間有限,但求學生能掌握基本技巧,再自行創作。

藝術源自生活 emoji亦可入畫

本地陶藝家嚴惠蕙在計劃中則負責創作部分。她表示,藝術本源於生活,就如過去的廣彩瓷器之所以多以龍鳳、植物等為題,與昔日文化與生活面貌脫不了鈎。因此,她認為傳承應該從當代生活入手,甚至將emoji入畫亦無不可。嚴又說,其實外國早有先例,日本著名彩瓷九谷燒,就曾將高達入畫。何廖綺玲亦笑言,她們曾有學生因家人熱愛打麻將,故在瓷器上繪上十三么,令她印象深刻。

廣彩即廣州彩瓷,意指該一帶地區將白瓷上彩的技術,最早可追溯自清代中期。大批廣彩人才於1920年湧港,令香港一度盛產廣彩瓷器,後來更發展出港彩,令世界各地用家趨之若鶩。不過,由於美國於80年代以顏料含毒素為由禁止入口,大大打擊相關產業,令行業日漸式微。

記者:李嘉慧

編輯:梁偉澄

美術:顏玉玲

攝影:冼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