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慳錢攻略】放一張XX喺銀包 慳錢反而更有效?

發佈時間: 2020/07/03

傳統慳錢想法教大家,別放太多金錢在銀包,因為身上有太多金錢,就會心思思想消費購物。但原來這個想法未必正確!

美國《消費者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做了一個實驗,分別以1張1美元鈔票與4個25美仙硬幣派發給不同組別的大學生。結果發現,拿到4個25美仙硬幣的大學生更容易花掉金錢,反映持有愈細銀碼的鈔票或硬幣,會更有花錢意欲。

{{hket:inline-image name="0703WLfeaturepage3_2.jpg"}}{{/hket:inline-image}}

▲美國有研究顯示,持有愈細銀碼的鈔票或硬幣,會更有花錢意欲。

美國心理學家Mary Gresham以「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概念來解釋大家的花費習慣。「心理帳戶」是指我們對較小的金錢數量或鈔票,覺得花費了也無所謂,只是小開支,但大筆資金或大銀碼鈔票,則在花費前會幾經考慮。這亦解釋了當我們換新電話時,如果有信用卡分期付款就會買得更爽快,因為每月支出不過幾百元,但要一次過付幾千元則會較為容易卻步。

所以,銀包只放一張千元金牛,比起袋住幾條百元紅衫魚,會更有利減少支出,再加上小心以下消費陷阱,慳錢其實並不困難:

陷阱1:會員制消費

很多商店都設有會員制,鼓勵顧客買得多就慳得多,而作為會員,眼見儲分如此着數,惟有密密買密密儲,結果就不斷消費而不察覺。

陷阱2:綑綁式消費

很多貨品都會以買多幾件有折扣的綑綁模式來吸客,顧客計完數覺得買三件的話,除開每一件的價錢比起單買一件更抵,於是就會想一次過買幾件。實情是自己未必用得着,多買就是浪費。

陷阱3:減價式消費

面對大減價的誘惑,很多人會放下戒心,覺得價錢平了那麼多,不買就走寶,但這些貨品其實並非必須品,既然一直以來都無需要買,為何減價時就被引發出潛藏內心的購物欲呢?

編輯:鄭志珩

接收全方位穩健財富管理資訊,請讚好「健康財富 Wealthy Life」Facebook:https://fb.com/Wealthylif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