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網上教學】網上學習助停課不停學 港大:基層生或配套不足

發佈時間: 2020/07/20

因應疫情,全港學生早前經歷長時間的停課。港大一個研究報告指出,網上教學能讓學生做到「停課不停學」。不過,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家庭,家長對其子女的網上學習的應用及支援較低。另教育局推出的「自攜裝置」(BYOD)計劃,學生帶流動電腦裝置回校進行學習,有參與的學生在停課期間的數碼技能進步更多,且對復課的憂慮較少。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羅陸慧英教授,與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社會學部副教授陳鐘榮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於6月至7月復課期間,進行「數碼素養360」研究計劃,以了解停課期間網上學習的經驗和復課後的需要。

學生不擔心 停課有長遠負面影響

該研究今發表第一份簡報,有關研究獲來自小學、中學和特殊學校超過1,200位老師、1,300名家長及6,000名學生參與。研究結果發現,即使停課時間長,學生亦能做到「停課不停學」,學校領導層、老師和大部分家長及學生均不擔心會對長期學習或未來發展造成長遠負面影響。

不過,來自社會地位較低的家庭(即接受不同重程度的社會資助),較大機會感到未能為子女提供在家網上學習的配套,如大屏幕設備及數碼學習資源;有15%的家長更降低對子女未來一次考試成績的期望。

曾用電子產品上課 數碼技能更佳

有部分學校於停課前已採用BYOD教學方式,在這些學校就讀的學生,停課期間其數碼技能進步更多,且對復課的憂慮較少。

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校長金偉明表示,學校於2年前已推行BYOD計劃,有14班參與,另有6班則維持一般課堂學習。在停課期間,發現兩者在參與網上學習上有很大分別。BYOD的學生因以往有使用iPAD上課,熟知如何網上交功課或堂上做練習等;相對無參與BYOD的學生,只可用手機上堂,畫面太細,以往當電子產品為娛樂工具,在心態及上課專注度方面較弱。

羅陸慧英教授建議,學校應參考全港各學校停課前和停課期間的正面經驗,制定全校性綜合計劃,納入適應和靈活的網上和面對面的教學安排。

撰文:胡靜嫻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