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新冠肺炎】港大指早隔離有助切斷傳播鏈 播毒期大減5日

發佈時間: 2020/07/22

疫情肆虐人人自危,傳播鏈尤令人關注。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世衞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一項研究發現,非藥物干預措施如加強病毒檢測和病例隔離措施,可在一段時間內大幅縮短新型冠狀病毒的間隔時間,即傳播鏈中2名連續患者病發相距時間由7.8天大幅縮短至2.6天,減低感染病人發病後期繼續播毒的機會。

新型冠狀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間隔時間分布」,由港大醫學院、英國劍橋大學、法國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中國大連民族大學、美國德州大學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和中國北京師範大學合作進行研究。

團隊表示,「間隔時間分佈」是指傳播鏈之中,某2個連續病例首發症狀出現的時間間隔,例如當病人甲感染病人乙時,其間隔時間即指病人甲和病人乙首發症狀的時間差距;過往有研究估算新型冠狀毒病在不同地區的間隔時間分布,結果顯示間隔時間的平均值為3.1天到7.5天;而該些早期研究均假設間隔時間的分布,不會隨時間而改變。

對病毒傳播動態評估 預測未來發病率

今次團隊的研究則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病的間隔時間會隨時間變化,在於約1個月內(2020年1月9日至2020年2月13日),新型冠狀病毒的平均間隔時間由7.8天大幅縮短至2.6天,主要原因是加強病毒檢測和病例隔離措施,減低了感染病人在發病後期繼續傳播疾病的機會;是項研究建基於1,407對新型冠狀病毒病例「傳播對」的數據庫,其中677對「傳播對」中感染者和受感染者的首發症狀日期和社交關係。

是項研究成果意味實時的間隔時間分布比傳統的固定間隔時間分布,更能準確估計即時有效繁殖率。研究結果將進一步改善對新型冠狀病毒病傳播動態的評估、未來發病率的預測,以及對防疫措施效果的估算;有關研究成果已於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

撰文:蔡淑儀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