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寧
馮兆寧

為中國防疫作出貢獻的伍連德

發佈時間: 2020/07/29

為中國防疫作出貢獻的伍連德

在香港電台節目《藍地球》裏,曾談到為世界作出貢獻而默默無聞的人,其中有一位是華人,他叫伍連德,一個大多數中國人都不熟悉的名字,然而他在20世紀初為中國的防疫事業作出了貢獻。

祖籍廣州的伍連德,1879年出生於今天馬來西亞北部一個小島。17歲獲得獎學金赴劍橋大學讀細菌學,獲得博士學位。數年後受中國聘請,擔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1910年,哈爾濱爆發傳染病,伍連德臨危受命,擔任防疫負責人。

他到東北後工作不大順利,官員對這個30歲出頭的小子充滿疑惑,但他用嚴謹的醫學方法調查研究,首先解剖屍體,這在當時中國是禁忌,他不得不秘密進行。經過反覆研究,他判斷這次傳染病為「肺鼠疫」,帶菌的並非老鼠而是旱獺,是比普通鼠疫更嚴重的一種傳染病。找到了病因,在他引導下各地加強防護,不僅戶戶消毒,疑似病人立刻被隔離,醫護人員全副武裝,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做大規模防疫隔離行動。為阻擋飛沫傳播,他發明一種用兩層紗布製作的口罩,被稱為「伍氏口罩」。

可是死亡人數仍然上升。原來哈爾濱城外有一個亂葬崗,鼠疫死者都被丟在此。天寒地凍,屍體無掩埋,導致病菌通過空氣進入城內再傳染人。伍連德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建議把屍體燒了,但焚燒屍體違背傳統「入土為安」風俗,他只好上書清廷,希望支持焚屍,得到朝廷下聖旨支持。1911年春節,大火在亂葬崗點燃。屍體焚化後,哈爾濱疫情受控,每日死亡數字歸零,一場奪去數萬人生命的瘟疫告終。由於在鼠疫研究,特別是發現旱獺在鼠疫傳播中的作用,伍連德在1935年被提名為諾貝爾醫學獎候選人,這是華人在那個年代離諾貝爾獎最接近的一次。

(本欄逢周三、四刊登)

撰文: 馮兆寧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