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社運疫情夾擊 74%港人中至嚴重抑鬱

發佈時間: 2020/08/07

過去一年,本港經歷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疫情打擊,有調查發現,社運帶來的創傷經歷、疫症及個人生活,持續的壓力累積,會成為精神困擾。逾萬名受訪者中,41%人患中度至高級創傷後壓力症狀,74%人患中度至嚴重抑鬱症狀,其中36%人同時存在兩種症狀,反映港人精神健康已響起警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以網上問卷形式,於今年2至7月期間,成功訪問11,493位市民,當中41%人患中度至高度創傷後壓力症狀,74%人患中度至嚴重抑鬱症狀,其中有36%受訪者同時出現上述兩種精神健康問題症狀。

調查顯示,社會事件創傷經歷對受訪者的創傷後壓力及抑鬱症狀影響甚大,排頭四位的創傷經歷分別是︰一、被毆打/持武器襲擊、經歷性暴力;二、被拘捕、扣押或羈留;三、被針對性責罵、羞辱或威脅(當面或網上);四、被武力驅散。

而近3成受訪者指親眼或於媒體看見集體行動(不一定有參與),和1成半人於媒體看見他人被暴力襲擊和被武力驅散,為他們帶來社會事件創傷經歷。

創傷後壓力徵狀 年輕人較嚴重

調查亦發現,創傷經歷、疫症大流行及個人生活事件會互相影響,3件壓力事件累積創傷後壓力症狀佔近42%,社會運動亦佔25.4%,而疫情則對抑鬱症影響較大。

另外,24歲或以下年輕人呈現抑鬱及創傷後壓力的徵狀,較25歲以上嚴重。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估計,因年輕階段特別着重個人與生命意義和理想,年輕人亦接觸大量資訊,故外來壓力使他們情況更嚴重。

前途擔憂 家人不和 成壓力來源

至於個人壓力,大多來自市民對前途感擔憂、與家人不和等。陳解釋,看似典型的個人壓力來源,其頻率較過往多,相信跟社會轉變與政治態度有關。

陳友凱又提到,8,979位有中等至嚴重症狀表現的受訪者,當中46%為「非反應性」的創傷後壓力或抑鬱症狀,屬遠離壓力來源仍無改善,可能會轉為疾病,反映以往經歷的創傷事件不容忽視,特別是曾參與社運或被捕的受情緒困擾者,政府和服務機構應設法協助,並承諾保障現時至未來求助者的私隱。陳友凱又提醒市民,需要有警覺性地處理壓力。他指若果在創傷事件發生後,市民的壓力反應仍然持續1個月以上,就應該尋求專業協助。

記者︰陳欣彤

編輯:黎家榮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