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新冠肺炎】理大8研究項目獲撥款$1800萬 冀研手提檢測儀30分鐘識別患者

發佈時間: 2020/08/11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極需新科技協力解困。理大今早宣布,已獲食衞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逾1,800萬元研究8大項目,佔基金第二輪撥款總額逾30%。理大指,相關項目研究期為1至2年,當中追蹤康復者的治療研究獲447萬元撥款,比例最高;另外,擬研發手提檢測儀器,最快30分鐘可知結果,且憑肉眼可知樣本是否陽性,冀助識別患者。

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衞炳江指,校內自2月起已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研究,包括開發自動快速診斷系統、防護面罩等,早前21項校內項目中,8項獲得食衞局撥款1,800萬元,料有助加快研發。相關項目主要涉及以下範疇:

  • 1. 門診或遙距的3R復康治療(約$447萬)
  • 2. 新冠病毒病例全基因組測及地理系統發育數據庫(約$300萬)
  • 3. AI輔助胸部X光及CT定量分析(約$277萬)
  • 4. 低成本手提檢測儀器開發及評估(約$272萬)
  • 5. 公共屋苑排水通風管釋放氣溶膠分布特徵(約$153萬)
  • 6. 疫情期間心理創傷和不安全行為(約$141萬)
  • 7. 按世衞標準則設計混合式遊戲化培訓系統(安老院員工培訓)(約$121萬)
  • 8. 公眾對防疫措施遵從情況(約$113萬)

{{hket:inline-image name="111.jpg"}}{{/hket:inline-image}}

手提檢測儀器着重輕便性和可肉眼檢視結果,若研發成功可望令檢測加快和成本下降。(理大提供)

針對最受注目的手提檢測儀器開發,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葉社平指,研發目標在追求儀器輕量化,以便在關口等場合流動應用同時,亦冀能以「肉眼」看到檢測結果。他解釋,正研究以特製檢測液去測試樣本,令分析過程可免卻傳統要花1個多小時抽取核酸步驟,將檢測時間壓縮至10多至30分鐘內。且陰性樣本會以紅色顯示,而陽性樣本則會沉澱溶液,方便檢測人員馬上得知哪些樣本需要再分析。

葉續指, 一旦研發成功,檢測成本和價錢將會大大下降,且不論是深喉唾液和鼻咽拭子取樣都可化驗,準確度亦會與核酸檢測相若。

而另一結合基因檢測和病例地理位置等訊息研究,預計在醫管局採集500至1,000個病例樣本,以了解爆發源頭和擴散情況等訊息。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指,初步分析126個樣本發現,現時第三波疫情除與哈薩克機組人員和菲律賓海員相關,樣本的基因排序更與印度海員和英國機組人員樣本幾乎一模一樣,更確實第三波疫情由輸入個案引爆的推論。

撰文:脫芷晴
責任編輯:蔡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