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改革通識科】倡擴大審核通識科範圍 團結香港基金:免教材偏頗失實

發佈時間: 2020/09/07

通識課成過去1年最具爭議的科目,團結香港基金發布通識教育研究報告,認為課程設計及考評機制等未完善,倡政府改革通識科,包括審核教材、刪減內容、將考評機制改為合格與否等。團隊首席顧問、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指,教師多依賴社交媒體作主要教材,惟媒體報導偏頗,建議當局滙編網上指南,審核真確,強調非政治審查,亦無違反基金會提倡通識科需「海納百川」的目標。

年內檢視通識科,林鄭指非整頓,審視能否做到當初預計,詳情即睇【下一頁

本港通識教育推行10年,團結香港基金就通識科的課程、考評、教材、教學過程及銜接,5個範疇進行討論,並提出13項建議。研究團隊曾邀請25位專家進行訪問,亦委托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於今年5至7月,網上進行全港通識科教師及中學校長的不具名調查,分別訪問484位教師及71位校長。

教師以社交媒體作主教材 被批欠質量

教育局現時透過「教育城」等提供科目教材,但調查顯示,84%受訪教師認為幫助很小,甚至毫無幫助,教師明顯依賴坊間素材,39%受訪教師稱以社交媒體作主教材之一。基金會認為,此舉將嚴重影響教材的真確性及中立性,建議當局滙編網上指南,推薦電子教材和補充材料,並定時審閲,支援教師引導學生分辨事實與意見。

基金會指通識教科書至今無審查機制,建議當局公布教材審查準則,同時把審查範圍擴大至教科書附帶的補充材料,確保內容持平準確。黃玉山表示,送審並非限制自由及與政治傾向有關,而是審視教材的真確。

精簡課程内容 有助深入探究議題

報告指出,通識科議題範圍廣泛,教師需在168小時内教授12個重大主題,學生需平均在14小時内掌握「中華文化與 現代生活」及「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等,而68%受訪教師表示,學生從初中所學並不足以支持通識科的議題探究。基金會認為,當局需精簡課程内容,清楚定義各單元的關鍵概念,助師生深入探究議題,輔以體驗式學習,避免學習過程偏頗失實。


撰文:陳欣彤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