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經歷社會事件及疫情 港人精神健康不合格 年輕中產最嚴重

發佈時間: 2020/09/10

過去一年港人經歷社會事件及疫情,有調查顯示,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不合格,僅得45.12分,為調查以來第2低,其中25至34歲、及月入2.5萬至3萬元人士尤嚴重。另有逾40%人曾遇上對心理或生理造成負面影響的創傷事件,當中有26%或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2020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於6月22日至7月6日,訪問了1,002名15歲以上市民。結果顯示,香港市民精神健康指數為45.12分,屬不合格水平,其中有58.9%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為不合格,按年升2.5個百分點。而男性比女性的精神健康較差,分別為43.46分及46.63分,愈年輕愈欠佳,25歲至34歲平均僅40.53分,收入為2.5萬至3萬元的人士更低至39.46分。按各生活範疇來看,54.5%人認為社會爭議對其生活造成頗大及非常大影響,其次是疫情,達38.4%。

抑鬱症患者 疫情下感孤軍作戰

另有44%人指過去一年,曾遇到對個人生理或心理造成負面影響的創傷事件,其中331人指是社會運動,107人指為疫情,其餘128人為家庭問題、親友離世等;其中有26%或有機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19歲的Katie,自15歲起已受情緒病困擾,更有抑鬱症,接受治療有好轉,但自去年發生社會事件後,病情轉差,「會突然沒原因地不開心,晚上會喊,亦無胃口」。今年再遇上疫情,影響其社交活動,感長期孤軍作戰,增加負面情緒。

宜抱包容心態 多與人坦誠溝通

年約40歲的Jerome亦指,今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過往許多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活動突被限制,「以前心情唔好會出去食飯、睇戲,依家唔得」,但現轉變心態,因「天無絕人之路」,適時裝備自己。

研究工作小組召集人麥永接醫生指,社會爭議令年輕人與朋輩關係受影響,各類防疫措施亦影響日常社交生活。籌委會成員朱崇文呼籲,市民應抱和而不同的包容態度,多與身邊人坦誠溝通,並要留意身體狀況及情緒,適時停下來回應自己心靈需要。

記者︰謝雅寶

編輯:黎家榮

美術:陳超雄